台阶下突然出声,董卓淡然望去,原来是司空荀爽,董卓微微一笑道:“荀司空请起,年迈之躯不便久跪。既然此子乃是司空之后,那必然能够担当起一州大任;不知司空可否与某介绍一下令郎?”
董卓礼待荀爽,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惜才”,不过他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比臭豆腐还臭了。
荀爽缓缓起身,黑色的袍服轻轻颤抖着;在荀罡离开后不久,荀爽便忧郁成疾,身体憔悴不堪,如今给人的感觉简直就是随时要垮一样。也不知道荀罡看见自己父亲现在是这般模样,心中会是如何感想。
“回相国,小儿天资聪颖,远胜其两位兄长,素有神童之称。下官曾记得,尚书令王允曾代前大将军邀请小二来过洛阳,想必也有独到见解。”
王允闻言,急忙出列道:“相国,这荀罡确实不同凡响,前大将军多方拉拢也未曾得手;如今仕于相国……仕于陛下,实乃大汉之福气啊!”
荀爽与王允私下都是反对董卓之人,二人自然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既然荀爽言语中的意思是让自己的小儿子做官,那王允如何还能反对?而且很明显,二人的言语都刻意的回避了荀罡的年龄,只要不是特别熟悉的人,都不会知道荀罡现在才三岁。
为了反对董卓的暴政,二人也是不敢放过丝毫的机会。荀罡已经很久没有与荀爽有交流了,荀爽虽然不知道荀罡为何会突然成为豫州代理刺史,但既然自己的儿子有意,那做父亲的也不能太怂了。
荀罡,或许是他现在唯一的希望。
“既然你二人已经如此说了,那……”
“相国且慢!”
就在董卓即将下达命令的时候,百官之中突然传出一阵声响,荀爽二人一惊,只见百官之中缓缓走出一人来,抬起头来盯着董卓。二人看见那人魂都要吓没了,这不是董卓的亲信李儒吗?
李儒最善收藏情报,只怕荀罡的消息他早已了解,若是如此,只怕……
“李儒,有什么问题吗?”董卓疑惑道,毕竟谁的话都能不听,李儒的话那可是不能不听。
李儒嘴角微翘,给人一种阴险的感觉,随即缓缓说道:“相国,就下官所知,荀罡乃是相国在西凉破氐羌之时所生,算过来如今不过四年,如何担得起一州大任?依我来看,怕是二位谎报实情,图谋不轨吧!”
荀爽身后冷汗直冒,似乎都说不出话来了,好在王允反应快,强定心思说道:“相国,荀罡是神童的事情天下皆知,如今虽然年仅四岁,但早有不下于二十岁人的才能!相国心想,此等大才若能被相国所用,岂不美哉?李儒所言下官二人方才忘记说起,实在该死!”
“念你二人年迈不记事,恕你等无罪!”董卓在这方面倒是很开明,毕竟王允说的话还是很中听的,他示意李儒回列,又是说道:“不过王允,为何不让他来京中述职?州郡官员对他而言还是太早了,不若先从中郎这等小职开始做起……”
“相国,万万不可啊!”王允急忙说道:“荀家之人原本在朝中有三个,现在仅剩司空与黄门侍郎荀攸,之前那宫守令荀彧都已经罢官归家;只怕荀罡随他那堂兄,不仅不愿来京中述职,连相国都不愿意投靠了!”
“但……这四岁就当州牧州刺史的,不如先当个治中兵曹看看吧……”董卓第一次感觉如此为难,荀爽算是名士,他的儿子是神童,这是最好的拉拢目标,但董卓还是不敢将一州职务交给一个小孩子。
“相父……朕可能说一句话否?”
在董卓身后久久不语的皇帝,竟然在此刻突然说出了话来,董卓一惊,连连弓身后退;刘协缓缓站起,虽然只有九岁,宽大的黑色朝服与通天冠显得肥大无比,但刘协似乎完全能够驾驭住,折射出一股非凡的气质。
诸多大臣见状,连连伏跪在地,大呼“万岁”;刘协的眼神并无变化,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里面有许多的人并不服气自己这个所谓的皇帝。
他小,但他不傻。
“相父……”说到此处,刘协明显顿了顿,稚嫩的眼中闪过一抹羞辱,若非董卓专横,自己堂堂帝胄怎会受到如此屈辱?“相父,朕也不过是九岁,你们说的那荀罡怎么就不能就任一州大员之位?”
“陛下乃万金之躯,聪颖非常,如何能与乡野僻民相比?”董卓轻声说道,但眼神却有了些许的变化,他倒没想到这个小皇帝会突然发难。
刘协不傻,王允和荀爽都是大汉忠良,既然他们如此做法,肯定有他们自己的道理;董卓反对的,他就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