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干活的速度也生生提高了一倍,想早日完工,给大家提供一个安生之地。
马齐这段时间在做的事情便是核实受灾情况,根据大清律例,给受灾群众发放抚恤银子,这些工作近几日也渐渐到了尾声。
地震中毁损一间瓦房的,抚恤一两二钱银子。失踪或死亡人口的,大口抚恤二两,小口抚恤一两。这不是一笔小数目,马齐带来的银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正在为难之际,四阿哥就带着银子到了。
这些银子除了发给灾民,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灾民重建房屋,重整田地的。这事也有马齐负责,胤依旧督办。
山西巡抚已被暂时扣押,派了重兵看护,朝廷临时派了一个代理巡抚过来。此人姓李,看着倒是一个好官,留着长长的胡须,最爱便说话便捋胡子,看起来十分滑稽。
大家各司其职,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惠敏便在五格的保护下跟着山西巡抚到处跑,干什么呢?
原来是山西巡抚是个读书人,听了惠敏说的灾后心理创伤之后觉得深有道理,便召集了当地官员和乡绅,听从惠敏的建议,开办学堂,给灾民讲课。
灾难是要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和帮助,才能够度过难关的。是以大家在灾难面前齐心协力,倒是表现出了高度的积极性,有些之前相互看不顺眼的乡绅,此次也是放下成见,团结一致,帮助重建和恢复灾民的心灵创伤。
惠敏便在临时兴建的学堂里带小孩子们做游戏,讲笑话,陪他们一起玩耍。开始有些小孩还是一脸戒备,再加上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很是困难,可惠敏最大的一个优点便是厚脸皮啊,当初胤那样难搞的小屁孩儿都被拿下了,这帮子小破孩子,搞定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终于在惠敏接连不断地美食诱惑下,两天时间里,那群小孩儿就和她打成一片了,其中不乏有几个在地震中失去家人变成的孤儿。
惠敏就给他们讲,咱们的帅气四阿哥正在给大家修福利院,什么叫福利院呢,就是幸福的一个大院子,大家都住在里面,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像家人一般,有人照顾,有人疼爱。
好些小孩儿听到家人的时候都哭了,惠敏便一个个地哄,说你们失去的家人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呢,每天晚上都在天上守护着大家。咱们留在地上的人,就会变成新的一家人,这样咱们天上有了家人守护,地上有家人保护,都是幸福的孩子,对不对?
小孩子哪里懂那么多道理,只被天上家人,地上家人绕晕了去,便只能跟着众人一起回答“对!”,笑脸也就变得越来越多。
小孩们平日里上午跟着学堂里一位姓戴的老师上课,下午便跟着惠敏做游戏,学体操,锻炼身体。
体操便是惠敏结合着现代的健身操和五禽戏改的,倒是简单易学,她自己带着孩子们练了一段时间,倒是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变好了许多,那样条件艰苦的两个月里,天气又进了夏天,十分炎热,她倒是没有生一回病。
福利院是在震后三个月完工的,倒是大大出乎惠敏的意料,本以后至少半年才能建好的。
惠敏之前就琢磨出了福利院如何挣钱的法子,不可能一直靠捐款生活的,捐的银子迟早有用完的一天,只能开源。
她给胤建议,那些残疾的年轻人,根据各自的能力发挥长处挣钱,比如腿脚不方便的,可以做手工。手残了的,可以靠腿踩干活。他们做出来的东西由福利院出面售卖,得到的收入对半分,福利院有了收入,他们也能有进账,购买其他东西。
老人和小孩就只能福利院养着,那福利院也是可以开辟农田,发展大棚农业,高价卖给乡绅富豪。这个时代的大棚蔬菜可是罕见之物,种成功了将是很大一笔收入,养活一个福利院绰绰有余。
针对这些问题,胤带着山西大小官员商议了整整三天,才具体定下来,记录成册,在山西境内到处散发,召告那些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孤儿和伤残人士都可以赶到临汾,住进福利院。
京成里也做出了相应措施,先是在内城人来人往地十字路口,张贴出一张告示,上面写了地震后为灾区捐款的人名,包括那些贵女们,也用某某大臣家嫡长女,某某侍郎千金写了出来。
然后名字下方是所有善款的用处和具体数字,写得十分详细,一目了然。
后来,惠敏回京后听说,临汾市尧都区内也存在很多的石碑来记录当时发生的地震,以及朝廷给灾区做的这些措施,重点记录了四阿哥。
……
这日浣春和苏培盛在打包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