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坊的名字呢?那可是官家书院的造办处,怎么能是我们这样的小门小户得了的呢。只要官面一句话,所有南平州的书院该用什么书,买什么样的纸笔,都是统一的,也只能到飞鸿坊这一家去买办。你说这飞鸿坊的名头大不大?你要说这些书是送去给飞鸿坊的,我可真是没有话说了。不过,我还是叮嘱柳姑娘一句,不用再等什么加印的消息了,你直接让南岭给你印吧。每册再印一千本都不多。”
朱南山说这些话的时候,南岭也自然在一旁听着呢。当他听到朱南山说“飞鸿坊”的时候,也是连连点头。
等朱南山说完了,南岭还一边搓手,一边喜滋滋的道:“真是没有想到啊,我这小作坊印出来的书,还能摆到飞鸿坊去卖。柳姑娘,单单冲着这一桩,你加印多少本我都给你个成本价。不行,我得去和我那小徒弟说一声,我们雕刻的模板印出来的书,都给摆到飞鸿坊去卖了。”
柳雅知道南岭是个朱南山实在多了的人,他如今都这么的高兴,可见这飞鸿坊真是老大的一个名头了。更何况,朱南山说人家是官家的造办处,那不是证明自己的书直接打入了官家的书院吗?也难怪那老先生把话说得那么满呢,原来还真不是吹牛的。
柳雅又看了一眼车高高摞起来的书,道:“我得赶紧回去了,覃掌柜的还等着我送书回去呢。”说完,柳雅也不再理会朱南山,拉着大黑马赶紧走了。
一口气的快速回到城北,柳雅远远的见那书坊门口又多了几个学子模样的人,应该都是在等着自己这些书的。她再抬头看了一眼那门楣的匾额,真的是飞鸿坊没错。
想必当初朱南山给她说的,是城北的安济书坊,老板叫张墩子的那个。可自己误打误撞的来到了飞鸿坊,还正好遇到了贵人,那有趣的老先生看好了这本书,也成了她的一桩大买卖。
柳雅拉着马车回来了,有学子进书坊去告诉了覃泗吴。覃泗吴竟然没有什么架子,还亲自出门迎了出来。一见是柳雅自己牵着马过来,倒是愣了一下,问道:“柳姑娘,这么多的书,你自己拉过来的?”
柳雅点点头道:“在印书的作坊的时候是老板帮我装车的。覃掌柜的你说把书放在库房还是门店?我现在卸车。”
覃泗吴又打量了一下柳雅,摇头笑道:“算了,你这么小的年纪,也真是不容易。不用卸车了,让他们自己来搬吧。”说完,朝那些等在门口的学子们招招手,道:“来吧,按照你们各自书屋的人数,自己把书分一分,领回去。留下两个人把余下的书搬到我店里去。”
☆、730.第730章 飞鸿坊可不简单
730.第730章 飞鸿坊可不简单
覃泗吴这么一说,那些学子们立刻走了过来,都没用柳雅开口分派,自动排好了队,还有两个人跳了马车,把一捆捆的书打开清点,然后按照每人报来的数目开始发放。 而且凡是领过书的,都会在一旁的一张纸写下一个名字,还有领取书的数量。
这边井然有序的进行着,覃泗吴则是对柳雅道:“柳姑娘,我家老先生还交代了安排你家弟弟去学堂的事。我没有见过你家弟弟,这事也着实不好安排。你看看什么时候把你弟弟带过来,让我看一眼,然后直接给他安排去哪一间学堂,跟着哪位先生学习,行不行?”
覃泗吴对柳雅说话挺客气,一点都没有官家造办处大掌柜的架子。而且还用这样商量的口吻,柳雅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道:“行的,我弟弟本来在家也没什么事,带他过来不是问题。是不知道您贵人事忙,什么时候能有时间。我怕冒然来了,耽误您的功夫。”
覃泗吴笑道:“没事,这里平时其实都不忙的,你随时带他过来都行。不过,要是还见着我这儿关门,你们得等一会儿,说不定我又去给老先生买东西了呢?”
听他说话这么风趣,柳雅也想起昨天那个有趣的老先生来。又恭敬的道:“还没谢谢那位老先生帮了这么大的一个忙,还请覃掌柜的代为转达谢意。若是有机会,我也想带着弟弟当面道谢。”
覃泗吴又道:“好,我一定转达。我家老先生爱才、惜才,柳姑娘让你弟弟好好的学习吧,莫要误了我家老先生的一片心意了。”
柳雅和覃泗吴说着话,那边发书已经完毕了。其余的学子们都各自提着书走了,还真的有两个留下来,正在帮忙卸车。不过之前那些学子们领走了不少,现在还剩下一多半而已,每人提着两摞往里搬,也不是很费劲儿。
柳雅如实的跟覃泗吴说了她之前把书给过朱南山的事,还有她在古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