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和卿墨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就算芷和卿墨都解释过很多次了,芷还说自己年纪太小,胖婶都不太相信。
按照胖婶自己说的,她也是十三岁嫁过来的,十五不到就生下了她大闺女。
现在胖婶才三十出头,就已经做了外婆了。她闺女十五岁出嫁,转年就生了个娃。
所以后来芷也懒得解释了,别人怎么说她就怎么应着,而且并没有不高兴的意思。
芷现在也是认真的答道:“就是买年货啊。再买点红纸写写春联什么的。”
“哎呀,你家相公一看就斯斯文文的,会写字的对吧?那给我们家也写一副春联好不?”另一边的四婶也插了一句。
卿墨笑了笑,淡淡的道:“只是会写字而已,写不好春联,更不敢献丑啊。”
四婶好像没太听懂,说道:“字丑也没事,反正我们家也没有识字的人。你写几句吉利话,我们家图个彩头就行了。我一点都不挑。”
四婶说完,胖婶也点点头道:“那我也要一副。不,要两副好吧。给我儿子、媳妇那屋也贴上,要个什么多子多福的对子,我明年就能抱孙子了。”
贴一副春联就等着抱孙子,这不是春联,是神符了。
不过芷并没有觉得这话多么过格,反而觉得特别有趣。
因为不管是王府还是宫里,甚至舅舅那边都没有人会开这种玩笑的。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倒是常听见邻居的媳妇们说过糙话,可是都没有人这么亲切的和芷说过。
卿墨见芷脸上带着笑,并没有觉得尴尬,也就顺着意思一一应承下来。
他知道,这些村民只是朴实,并没有什么恶意,也不是故意要他们难堪。
马车上的人说说笑笑的没个停,芷坐在他们中间也越发的自然了。
车轮一路压着松软的积雪,在路上留下长长的两条车痕。一眼望去,白色的雪和蜿蜒的路让人心情一宽,想到的是前路的一片坦途。
“阿墨,春联我们自己写,那窗花总是要买的吧?我可不会剪窗花。”芷蹲在一个小摊前,抬头和卿墨商量着。
“买吧。还有那种红灯笼多买几个,要小的,咱们把房檐下都挂上。”卿墨没有蹲着,而是站在芷的身后,微微倾着身子。
过年来逛集市的人特别多,来来往往也有些拥挤。卿墨怕后面的人把蹲在地上的芷挤着,所以要这样给她留出一片小小的空间来。
芷挑了窗花又挑了灯笼,就让卿墨付钱,走的时候还要让卿墨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