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工商局查注册登记,说完就挂了电话。
但是放下手机,柳钧却想到一处破绽,那个没头没脑的电话怎么知道腾飞是德资。再翻看手机来电记录,没错,显示的区号正与安总的相同。柳钧心中生出一丝不详。他想来想去,决定自己暂时不出面,由罗庆与一位客户联系,询问安总公司究竟怎样了。
消息很快传来。安总的公司目前奄奄一息,眼看新年来临,可是公司帐户上连发基本工资的钱都没有,公司财务每天须得拆东墙补西墙,才能维持公司日常开销,连安总的车子也买了抵债,安总眼下打车上下班,也不常出门开会出差了,倒是经常跑政府机关要政策。许多工人家中没存款,东北人家一到冬天就面临供暖问题,许多工人jiāo不出供暖费,唯有挨冻。公司目前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
柳钧心说,看来,第三笔,也就是最后一笔研发款项必然泡汤了。虽然年初从安总那儿讨得第二笔研发款的时候,柳钧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他想不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按说安总底下公司资产不少,算是百足之虫,在眼下的大好经济环境下,怎么会死得这么快。
柳钧给安总打去电话,以前他也是隔三差五地打电话给安总,基本上都是报告进度,jiāo流感情。这回他问安总需不需要帮忙。安总在电话里的声音依然中气十足,而且还挺乐观,他说困难只是暂时的,让柳钧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为了安抚柳钧,安总还说了他最近的设想,穷则思变,公司既然已经穷得有半年揭不开锅,那么就应该考虑走出去,改革现有落后体制,寻找外部资金注入。
柳钧提出自己的疑问:“公司需要养那么多闲人,谁家敢往公司注入资金?”
安总道:“我们接触的投资者都有类似想法,你说得没错。但这是我们老国企的痼疾,没办法,企业性质不变,就只能看着它烂下去。我们正汇总各方面的意见,上报市领导,争取政策。总之你安心做东海一号,最后一笔研发款可能会比较波折,但我答应你的事不会赖账。”
柳钧心里想,安总你凭什么不赖账。可是他也不好多问了,唯有安慰安总,劝其劳逸结合,保重身体。与安总通话结束,他心中完全彻底放弃对第三笔研发款的指望,从此看来需要自力更生。他不断告诉自己,当初若无安总支助,他本来也想通过自力更生,腾飞多花两三倍时间全资开发类似机器人的,现在有安总帮解决三分之二款项,应该说结果已经好于预期,他没什么可怨,他早应该感谢上天待他不薄,他是幸运儿。如安总所言,他应该安心做好他的工作。
第 121 章
想明白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可即使想得明白,心里总是不痛快的,谁都不愿听见希望的泡沫破裂的声音。
只是,柳钧心头有丝隐隐约约的担忧,安总与其公司处境不同步的反常态度,让柳钧怀疑他在安总棋局中的角色,他更是综合多年回国见闻,推测安总下一步的走向。他没怎么犹豫,不嫌麻烦又给安总打去一个电话,试探性地提出,他的公司正组建二线工厂,大量求购设备,性能良好的二手设备是首选,如果安总那边手头紧张需要变卖设备的话,他愿意出良心价购买,而且保证现款现付,拖谁也不拖安总的。柳钧听安总在电话里笑言很受用朋友的雪中送炭,但目前还不考虑变卖家产,等哪天只撑不下去了,肯定不会客气。柳钧听得出安总并没有考虑变卖机器设备的打算,那边公司目前连工资都已经发不出,不少工人家里无法jiāo冬天必须的暖气费,这还不是撑不下去是啥,还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撑不下去可以变卖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