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合适的合伙人在哪里——以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寻找合伙人
我们常说,办成一件事,需要三个要素:钱,人,还有时间。创业也不例外。创业中所谓的人,包括你的员工,你的合作伙伴,当然,最重要的,是你的创始合伙人。
创业,是一个人独行,还是需要一个团队,这可能是摆在你面前的又一个大问题。
我的一个闺蜜的经历就很典型。十年前,她离开某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的高管职位,和一个朋友开办了一家体育领域的公司,当时她对体育一窍不通,她的朋友是公司的创始人,她是合伙人。行业的差异造就了巨大的价值观差异,她原来所在的文化产业节奏快,项目大,重视合作和分利。而体育行业节奏缓,发展慢,行业内竞争惨烈。不到半年,两个人的经营思路便出现了分歧;不到一年,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到了要分手的地步。分手的过程也是惨烈的,双方两败俱伤。我这位闺蜜痛定思痛,决定不找合伙人,自己开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主要合作对象是三大门户,业务方向还是以体育为主,兼顾其他互联网业务。几年做下来,公司一直没有做大,处于小富则安的状态。她对我说唯一的收获就是累,任何事情都要自己扛,没有那种并肩战斗的感觉。前两年,她又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创业者,两个人一拍即合,一起创建了第三家公司,对方擅长资本运作,她擅长商务和产品,两个人能力互补,又引入了很多外部资源,公司发展迅猛,业务蒸蒸日上,目前已经在新三板上市。
俗话说,“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俗话又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一个人能力全面到万能的地步,况且就算你能力万能,你的精力也不足以支撑你做全部事情。人总有疲倦的时候,有合伙人总比没有合伙人好。但是,一定要慎重选择合伙人,选择不当,可能会给你和你的公司带来极大困扰。
第28课不要让老公取代自己做老板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英语课本上有一篇阅读文章,说的是一个人去新公司报到,但是处处和说好的不一样,公司的地址比想象中偏僻很多,说好了下车之后只需走“一箭之地”,但是却要走很远很远。经历了太多失望的求职者见到自己的老板,发现是个女人,便立即陷入了绝望,说这是“骆驼背上最后一根稻草”,最终他放弃了这个工作。
这篇文章充斥的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观念不是短时间内能扭转的。很多男性职场人会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或者老板是女性多少有些介意。
然而比女老板更可怕的,则是夫妻店。这种公司无论男性员工还是女性员工都会有些看法。
我有一次创业,母公司就是夫妻店,丈夫原来是某跨国公司的高管,妻子曾经是他的助理。这两个人在新公司中,分别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职务。面对夫妻老板,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两个人的意见经常不统一,而又分别对你发号施令,你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而且这两位都喜欢事无巨细地插手,甚至公司官网上一个装饰花纹的颜色,两个人都会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不过人家是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争执之后跟没事儿人一样。但是目睹了全程的旁观者却尴尬万分。
当然,我们也能在商界看到很多模范夫妻店的例子,也有两个合伙人一开始不是夫妻,后来共同打拼日久生情而成为夫妻的案例。通常做得比较好的夫妻店,两个人首先是合伙人,其次才是夫妻。两个人必须都非常专业,且能力互补,而且无论资历和能力,都和这家公司相匹配。最忌讳的就是,其中一个人创业,把另外一个人拉进来,安插到财务、人事或行政部门,帮着看着钱,看着人,看着大家有没有加班。绝大部分员工都不大愿意在这种公司长期工作。
此外,夫妻店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公私分开。就我二十年的职场经验来看,能做到这一点的夫妻几乎没有。除非他们在公司是隐婚的状态,而且能隐到所有人都看不出来。一旦夫妻关系被公开,两个人就会更少顾忌,更多情绪化,不可避免地会把生活中的情绪甚至情感带到公司,从而影响员工的情绪甚至公司的正常运行。
很多第一次创业的女性创业者,在寻找外部支持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首先想到自己的老公或男友。这一点无可厚非,如果对方有能力帮助你解决诸如团队、融资、注册选址等问题,为什么不让他帮忙呢?但是这种帮忙的界限一定要清晰,他是来帮助你解决某个问题的,而不是你精神上的拐杖。
我见过一些女性创业者,无论是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