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你适合创业吗 > 默认卷(ZC) 第38课 花自己的钱还是别人的钱

默认卷(ZC) 第38课 花自己的钱还是别人的钱

第五部分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如何寻找启动资金

说完了人,该说说钱的事了。

对于创业来说,人是第一位的,钱是第二位的。

我曾经跟一个闺蜜讨论过“创业没有钱行不行”这个问题,她认为是可以的。

她说:“写书也是一种创业,一个人,只要有天赋,肯花时间,慢慢去写,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我说:“虽然可以这么说,但这是一种非典型的创业。”

她说:“并不是啊,有些书的创作者是一个工作室,他们会经常开会,讨论选题,甚至流水作业式地写作,那和其他行业的创业有什么不同呢?”

我想了想,无法反驳,这样的创业确实不需要启动资金,只要人在,头脑在,拿出自己的电脑,就可以开始干了。很多微博、微信大号也是这么做的。还有类似那种手艺人,在街头摆个摊儿,捏面人,编草蚂蚱,似乎也不需要什么启动资金。

但是大多数创业却并非如此。

对于绝大多数创业者来说,钱,始终是一个困扰他们的最大的问题,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早期的生死。即使你是富二代或者从大企业出来的高管,有充足的资金可以投入,你依然会觉得钱不够用,因为每个人都想做更大的事情,就需要更多的钱。

从哪儿找钱,如何找钱,就成了摆在每个创业者面前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38课花自己的钱还是别人的钱

创业,应该花自己的钱还是别人的钱?对于这一点,一直以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有多少钱,做多大事。创业应该投入自己的钱,并且由自己完全掌控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创业。完全不需要四处路演,求爷爷告奶奶到处融资。如果钱不多,可以先从小事做起,不断投入,慢慢做大。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做大事,必须砸大钱。尽可能拉更多名人大佬进来,除了钱,这些人还能带来很多附加价值,名人为你做背书,大机构的品牌知名度,都能为你的公司加分,而且在创业三元素中,人和时间这两样,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用钱来置换的。有钱,就能招到牛人;有钱,就能投入更多资源,节省时间。非别人的钱不能创业也,只要我能给投资者足够的回报,让大家实现双赢,拿别人的钱有什么不好呢?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通常处于一个竞争不够激烈,发展平缓甚至停滞的行业。时间对于他来说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他可以慢慢去做,慢慢发展,譬如餐饮业。或者钱并不能带来时间的加速,譬如种植业。此外,他所在的这个行业,可能不是投资热点,增长也比较缓慢,通常也很少有人愿意投资。

但是,有些天使投资人却比较青睐持这种想法的人,他们认为,如果你自己都不肯投入,只想着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事,那么我投资你风险就会很大。所以,有些天使投资人要求创业者一定要投入一定比例的钱进去,否则就不予投资。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经常是处在高速发展的行业,每家公司都在和整个行业赛跑,落后一步,全盘皆输,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钱作为推进力,以便能够追赶上行业先行者的步伐。他们所在的行业,多数也是投资热点,只要有好的团队,好的项目,就会有一大群人抢着投资,他们通常要考虑的,并不是拿不拿钱的问题,而是拿谁的钱,以什么价格拿钱的问题。

但是,大多数创业者都是徘徊在这两者之间的一群人,尤其是很多女性创业者,经常是犹豫不决,不然我自己拿钱先做起来吧?或者先去融资试试看?这两种想法不断交战,甚至轮流坐庄。自己先拿钱做起来的情况下,发展到一定阶段,遭遇资金捉襟见肘,就会懊悔为什么不先去找钱。而找钱不顺利的时候,又在想还不如当初先自己做起来,这时候产品已经有了雏形,找钱岂不是更容易?

我见过很多游戏行业的创业者就是这样:团队初创阶段融资不顺利,他们就觉得是因为团队太早期没有产品的缘故。于是就先退回来开发产品,等产品有了DEMO(demonstration的缩写,演示版)再出去找钱时,却发现很多原来有意向的投资者纷纷打了退堂鼓,而继续保持关注的投资者,关注点又变成了“你们的产品什么时候能做完?什么时候能找到发行商?”这时候,他们想再退回去继续开发,却发现自己的钱已经不够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当团队一无所有的时候,感兴趣的人很多,而当团队有了产品雏形的时候,感兴趣的人却少了呢?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