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豁出去了
为何这么说,自然是经过之前的一系列动荡,包括司老爷子对整个柳城的清理,之后继位的金家同样没有放过这种可以吸血的机会。
他牛老板虽说在柳城南郊,属于郊区,但毕竟还是柳城的公司。
人家金家找上门,你从还是不从。
从了就流点血,掉块肉,让人家心满意足,然后自己的小公司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若是不从,三天之内,这个公司就要倒闭。
牛老板不是没有想过其他办法,但他一个小公司的小老板,如何比拼得过司家或者金家?
忍气吞声是唯一的选择。
他亲眼目睹了好友因为拒绝金家的下场有多惨烈,牛老板怕了。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忍气吞声的割下一大块肉给金家。
但这明显也宣布,自己公司若是没有其他活力或者大量资金注入,便会慢性死亡。
今天收到的这封来自柳城顶级富豪的邀请,他有纠结有挣扎,但最终,还是选择前来搏一搏。
眼下,这个机会就摆放在他的面前。
项城的土地工程,而且提出这个项目的还是项城的会长,其中有多少弯弯肠子,牛老板也算是过来人,略懂一二。
“王先生?”牛老板斟酌着说道,“我是一个专门从事土地开发和规划的小公司,你看你的项目是?”
“我打算在山河村原有的基础上,打造一个生态园区,目标是5a级别景区,具体的规划在在我朋友手里。”王富回道。
这司书宾也算靠谱,知道他需要打造生态园,专门寻找一个这方面的专家,虽然规模有些小,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口中的朋友当然是刘楚玉,但王富没说,刘楚玉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
这话要是说出去,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就有待考察。
众所周知,从提出计划,到实地考察,前期准备,而后动工,是一个项目的大概流程。
其中,动工算是时间最短的一个环节。
相传,有一条贯穿三个省会的大运河,光是提出计划就到确定计划,就用了整整八年时间。
经过无数人的讨论、研发,利与弊等等一系列唇枪舌战,最终敲定,这运河,挖!
而后就是漫长地实地考察环节。
像运河这种体量的工程,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张一闭就开始建造的,有多少钱也不够这样打水漂的啊。
根据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施工条件、天气气候,甚至风土人情,都是需要考察进去并且用来调配的数据。
这一考察,就是整整二十年。
结果呢,整个工期三年零四个月,与前期的准备工作足足相差十倍!
这是什么概念,所以,从动土开始,基本很快就可以结束。
“生态园区?”牛老板听后一愣,“这生态园区,我也接触过,但我们接触更多的是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什么大桥啊、住宅区啊包括一些特大的商城和加油站,我们都能给盖起来。
这景区,具体怎么个修法?
若是有完整的图纸,我们工程队肯定也可以,就是这价格。”
“价格不是问题。”王富沉声道。
他之前听黄免免简单说过商业上的一些事情,其实像这种工程款都是小钱,大头自然有投资人出。
只要你的产品或者说商业模式好,能够看到发展的前景,就有大把大把的投资人愿意为你买单。
现在,只不过是试水阶段。
王富想拉投资,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就是,他现在踌躇的是关于山河村建好以后的事情,若是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回报,后续的投入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这个5a级景区是一个大方向,大规划,终极目标是这个,但现在,先将各种基础设施都给完备下来。
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扩修,完整的旅游产业,这些随便说出去一个都是要出钱、出力。
“你现在负责的项目越多,到时候可以参股,这个是根据具体的计划来分发。”王富说的有模有样。
现在,牛老板反倒有些愁。
他手里有最后一点资金作为翻身的资本,是否要相信这个年轻人,将他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
尽管这个人年少有为,足以和司老爷子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但,他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