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娇笙 > 第636章

第636章

这些事情,已经离开了的汪德蒲自然是不知道的,若是知道的话,此刻怕是也很难维持住沉肃的假象了。

不过,汪德蒲不知道,一直盯着瑞王府动静的太子却知道,得知瑞王有了闲情逸致招伶人取乐,太子便招来门下客卿谋士过来议事。

议了半个时辰左右,众人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瑞王忽然放松警惕,很有可能是有什么更厉害的后手等着,二是瑞王之所以放松,多半是打算放弃跟他们死磕,不管这个案子了。

太子本人更加倾向于后者,客卿谋士们争论不休,各持己见,他摆摆手,大家安静下来,然后,他也没说什么,只叫大家回去。

众人不敢违抗他的命令,纵然有些不解,但还是都退下去了。

等这些人走了,太子又才唤来几名暗卫,吩咐他去给陆铮,右相还有文国公送个口信。

依太子对自己这位皇兄的了解,倘或大皇子放弃跟他们死磕这个案子,那多半还是要生事,比如,让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尽快结案。

至于如何尽快结案,太子心中有几个猜测,一时间却也不好说哪个可能性更大一些,只能叫暗卫先跟陆铮几人说一下,叫他们有个准备。

不论如何,预先做好准备总归没错的。

很快,陆铮等人就接到太子叫暗卫传的话了,几人也分别给太子传来回话,皆说他们知道了,会做好准备应对大皇子和汪德蒲等人的突然发难。

第817章 又现命案

但有些时候,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即便你设想了无数可能,做了诸多准备,等得知真相的时候,仍旧不由侧目。

太子等人也做了许多猜测,但是却万万没想到,汪德蒲和大皇子这么狠。

萧良的凶杀案过去的第五日,邺京城又出了一起人命案,死者是个更夫,依旧是深夜被杀,清早被发现,最要紧的是,死因跟萧良一模一样,就连刺死更夫的匕首,都跟萧良的那个一模一样。

原本以为又是个无头官司,哪想这一回,竟然抽丝剥茧找到了证据。

首先,这次杀人的凶器是有出处的,据卖这个匕首的老板说,前几日有个外族人来他这里买了这把匕首,因为对方迥异于南诏人的长相,所以他记得很清楚。

既然凶器有了出处,那就好查多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人赶紧派人去找这个店老板说的那外族人。

但是找了一圈就发现,这人早在昨日就出城了,已经不在邺京城内了。

这下线索又断了,但刑部和大理寺总归不像前几日那么没头苍蝇一般乱撞了。

事情牵扯到外族,更容易引起重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不敢耽搁,随即便进宫面圣,将此事如实禀告给惠帝。

他们俩之所以这么着急,无非是因为若凶手真是外族人,那很有可能会引起两国jiāo战,即便引不起jiāo战,或许也会影响邦jiāo,所以自然不敢怠慢。

惠帝听后果然勃然大怒,直说这些外族人láng子野心,胆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犯下人命案。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皆有些凝重,听皇上这话,倒好像是已经认定了这外族人就是凶手。

可若是如此的话,案子岂非更加复杂了?

眼下都到年根儿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节骨眼上,若是闹起外乱,可不是什么好事。

刑部尚书王忠肃向来忠直,思忖了片刻后,还是道:“陛下,此案牵扯到外族人士,恐怕不好轻忽,臣以为,还是该彻查清楚,若作案之人并非这外族人士,此事传出去,怕是要影响两国邦jiāo啊。”

忠言向来逆耳,少有人能完全听得进去,就算听进去了,也未必真心喜欢。

惠帝就是如此。

不过,他虽然不喜欢忠言直谏,却到底也不是昏君,明白王忠肃所说并非没有道理,因而,便叫他们彻查此事,吩咐他们一定要查清楚这两宗命案到底是不是那外族人所为。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领命而去,又分头忙碌起来。

原本还以为有望破获此案,结果,现在反倒更加复杂了。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进宫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各府,瑞王听说之后,气得立即叫人去请汪德蒲。

汪德蒲到了瑞王府,自然是先接到了瑞王一番埋怨,言语间不外乎埋怨他多生事端。

面对瑞王的埋怨,汪德蒲倒也不生气,只叫瑞王别着急。

瑞王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火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