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顾荣回京述职后,借着文府的威势,直接补了吏部侍郎的职缺,他比顾麟更善于钻营,几年后竟一路爬到了吏部尚书的职位,很是得意了一段时日。
至于后来的发展如何,这个位置又坐得稳不稳当,安笙就不知道了,那时候她都成了山野孤魂了,又哪里还知道顾荣后来的事。
顾荣倒是不像顾麟那么严肃,见了众小辈都很和颜悦色,就连如今为府中众人所厌弃的顾凝薇,顾荣也没给她脸子看。
不过顾凝薇也不见得多领情就是了。
经过方氏的事,顾凝薇性子yīn沉了许多,徐氏拘着她不许她出门,她闹过几次之后,便也不闹了,成日待在房中跟着徐氏安排过去的教习嬷嬷学规矩,规矩学的怎么样安笙不知道,但她性格确实跟从前大不一样了。
方氏已死,安笙也不想追究顾凝薇做的那些事情了,只要她不再来惹自己,她们自然相安无事。
至于顾凝薇性情变得如何,这不是她要关心的。
其实顾荣就真的不怪顾凝薇吗?
安笙觉得肯定是怪的。
你道为何?
这其实很简单,如果不是方氏的事情,顾荣回来之后也不必等候职缺了,必然早就已经打点好,寻了肥差顶上去了,哪里能像现在这样,留给他的都是些不尴不尬地职位。
认了吧,不甘心,不认的话,又不能总在家中赋闲,可不就是不尴不尬么。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根源还在方氏,如果方氏当年没有做下错事,如今就不会被人翻出来,不被人翻出来,也就不会当着朝中众臣们的面,丢了侯府那么大的人,也就不会影响他和顾麟的仕途,所以说,这根源还在方氏。
当然,顾荣怪的可不只是方氏而已,他还怪死去多年的秦姨娘。
在顾荣看来,一个妾室死了就死了,都死了这么多年,还能被人翻出来追查什么死因,可见这也是个搅家的,否则如何会死后多年还搅得顾家阖家不宁?
而怪罪秦姨娘,自然也就连带着安笙也一道怪了。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安笙确实无辜,也是苦主,可谁叫她同时也是秦姨娘的女儿呢?秦姨娘死后搅得顾家不得安宁,影响了顾麟和顾荣兄弟俩的仕途,顾荣能喜欢安笙就怪了。
但顾荣到底不是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了,官场浸yín多年,他自然懂得如何掩饰情绪,即便不喜,却也不会当面表露出来。
就连顾凝薇yīnyīn沉沉的,没个好脸色,他都没生气,何况安笙还没给他脸子看呢?
顾荣一回来,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夫人徐氏了,次子三年没有回家,她自然想念,如今虽说儿子还没有谋到什么好的职缺,但至少人在她身边,她也不至于总是担忧次子在外过得不好。
第946章 追香
顾荣归京后,安笙的日子还是一样,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就是二房那里一下子多了好几口人,不复往日安静。
顾荣新纳的妾室是个不安分的,仗着年纪轻颜色好,没少叫二夫人沈氏膈应,沈氏既要防备素有心机的韩姨娘,又要跟这个王氏斗法,又烦又乱,府里的事情便有些顾不上了。
宋氏却很开心。
沈氏心思不在管家上,府内中馈事宜她能做主的地方就多了,虽说顾家那点儿单薄的底子她并不稀罕,但是,一个人做事跟两个人做事感觉可不一样,能自己做主,谁愿意看别人眼色啊!
顾荣回京后的第六日,苏远那一整套“桃花妆品”终于做出来了,安笙接到苏远叫人递来的口信,寻了个机会到铺子里去看了一趟。
桃花已经快要谢了,苏远再做不出成品来,可就要错过最佳花期了。
好在,苏远赶在花谢之前,做出了成品。
苏远一出手,必然是要做全了的,除了安笙提到的桃花香泽、面脂、口脂、香粉等,另还做了洁面用的桃花玉容膏,这个可谓是十分难得了。
安笙拿起那个装着桃花玉容膏的小瓷盒,放到鼻端轻轻一嗅,便闻见一股清新的桃花香,兼之还有一点红枣的香气……
红枣?
安笙微微皱了皱眉头,想了一阵,忽然乐了,拿着那盒玉容膏问苏远,“你这别是照着孙仙少女膏来做的吧?”
苏远微微一笑,颔首应说:“正是,还是你厉害,光闻闻味道就猜出来了,我想着,既你是做来庆贺谢小姐新婚的礼物,那还有什么比这个应景呢?人面桃花,恍若仙子,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