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一首诗涉及到王默山和王中正二人之争,又是风趣轶事。
又能够登上闲闻轶事。
于是就是七点五......
“上堂开示颂当然也算,于是就是八点五。”
“至于之前的那个格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能够进入格言的板块。”
“格言区域是零点五,于是就是九!”
“后面还有一首大周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这就是十!”
“一首春雪,加上便是十一......”
段云曲细细地数着李耀的诗词。
众人听得不由得如痴如醉。
仿佛恨不得自己变成李耀也,能够一个月之内写出如此多的词作来,登上文报,迎来众人赞叹目光!!
只可惜李耀就是李耀。
他们如何的效仿李耀也不过就是东施效颦!
只能引起反效果罢了。
姜太公感慨的看向自家主公。
“主公之才当真引得人震惊。”
就算是姜太公,自己此时此刻也感慨万千。
就现在而言,担任诗词一道谁敢和李耀相提并论?
就连林云显也没有这个资格!!
“后面就是无题了。”
“那首诗的名字就叫无题,是写男儿立志出相关赠送给大皇子的那一首。”
“说起无题就必然要加上一首满江红,那就是十三。”
众人听了半晌,不由得感慨说道。
“不如将少长造大人格言和那些闲闻轶事给删去如何?”
“因为少长造大人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能放到那闲闻轶事之中,现在算起来难免要算漏。”
众人纷纷点头,于是段云曲就去前面将李耀闲闻轶事的内容都给删去。
“那也足足还有十二!”
“再往下就是短歌行和春江花月夜。”
“加上一共是十四!!”
当十四这个数字一出,众人只觉得脑壳嗡嗡。
“竟然足足有十四首的诗文登上文报!!”
谢重山震惊之余,脑壳却嗡嗡的发疼。
“真的假的!!”
“足足有十四首?!”
“你确定你没有计算错吗?”
段云曲一摊手,“要不你来算一算。”
谢重山手指一手一手的点了下去,“果真是整整十四首!”
李耀的诗文一句都没有落下。
而且这还是将格言和闲闻轶事的板块全都给去掉了之后的结果!!
此刻却有宁城之人高声说了一句。
“你们似乎还漏了一句,李耀曾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