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皇子最终还是没有提出解决问题之策,都说要回去仔细想想,便带着小厮匆匆离去。
林殊站在窗边看着两人背道而驰,揉了揉眉心。
看来,这两位皇子也知道现在楚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处境,却还是选择量力而行,甚至吝啬于出力!
晃晃头,林殊将这几位皇子都放到脑后,只一心一意去想解决办法。
即使没有充足的人手,林殊也想办法召集各方帮手,从商业等各行各业去瓦解诸国联合的可能。
甚至林殊还想着可以让任何一位皇子登位,然后统一调兵遣将,也好过此时内外交困。
但这种办法很不现实,林殊只想过一遍便将其弃之脑后。
将手中权力交给林殊之后,老夫人和侯夫人没有多少手段插手国家间的事情,两人只能尽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拉拢更多的官员。
或许被林殊拉拢不同阶层人的行动点醒,老夫人近期也着重于将自己国王的所有人脉都调动起来交给林殊调配。
半月时间内,还真的被她们挡住了许多国家的入侵。
或者说,那些人脉用各自的方式在那些国家造成不小的影响,即使没有官员站出来说永不开战,但没人肯提入侵一事。
“他们的朝中已经吵翻天,有人在谴责国家没有尽心尽力给百姓或者贵族充分的资源,有人在争取索要赔偿,全都乱成一团!”
林殊手中拿着从不同国家传回来的密信,兴冲冲的来到朔善堂。
“有用便好!”
老夫人脸上也浮现出些许喜色。
虽然传回来消息的只有几个国家,但既然有消息传回来,便证明她们的路子是对的,只要持之以恒,将所有有同楚国开战的国度弄乱不成问题!
只不过有的国家,像夏氏王朝,原本便是在内乱,林殊给西北传了封信,可以利用之前设立的那条商路去扰乱夏氏王朝百姓的民心,再用商业等手段给他们国内添一把火,让动乱更彻底些。
毕竟夏氏王朝由部落组成,谁知道那些部落在发展过程中到底安了什么心思?
“那么多世家可以干政...”
林殊看着手中的密信,冷笑一声。
这些密信中提到的都是类似于夏氏王朝的国家,外臣势力太过强大,国君看似统领整个国际,实际上却是代替那些外臣执掌朝政,一切命令大都是为了那些外臣而发布!
而国君还恍然未觉,在那个位置上沾沾自喜。
说起来,那些国君虽然看起来很是英明神武,但还没有已经闭门不出的皇帝有上进心,最起码,皇帝近期的动作虽然有些迷惑,有一些确实是为了更改譬如严大人这样的大臣们的权力,想要为百姓们谋利而发布的!
虽然大臣们阳奉阴违,表面上应承下来,背地里却走极端,反而闹得百姓哀声遍地。
思及此,林殊给顾宸去了封信,信中没有说什么要事,重点就是做一个假设,如果顾宸当政,他会不会这般让大臣影响权力,又或者,顾宸会不会任由外臣如此嚣张等一系列问题,潇潇洒洒写了好多张,发出去之后林殊才反应过来,只可惜她去追回的时候,信已然送出几百里。
想了想,林殊便将去追送信的那人找了回来。
左右顾宸应该也没有那么多精力看完这封信,又或者夏氏王朝那边情况复杂,这封信会在半途被毁掉?
林殊想了许多,最后还是掩耳盗铃般给自己追加许多任务,权当忙起来便可以当此事完全没发生过。
顾宸拿到这么厚一封信的时候正好同西北的诸部落谈妥,正好林殊之前也开通商路,还用商业等手段来离间夏氏王朝的各个阶层,顾宸便也顺便利用这个法子将西北的部落招揽了过来,承诺会给他们开通东西商路。
古往今来,因为夏氏王朝都城就坐落在国家中央的原因,夏氏王朝同楚国都没有贯穿东西的商路,商户们要运输货物,还需要从边境绕路,造成成本昂贵,售卖的货物一直十分昂贵,给百姓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夏氏王朝内部的部落怨声载道,明明看中其中的商机,却因为一些大部落和都城的原因不得为之,他们早便想要开通商路,正好顾宸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这些西北的部落便应了下来。
等夏长安上位后,便开通东西商路,对部落进行改革分化,让夏氏王朝的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顾宸便在此时收到了信件。
明明是傍晚,顾宸却硬是点着烛火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