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帝师
要知道在这边地下藏品室外看护的人那可不是普通的保安,而是政府专门拨来的精锐战士,有些还是现役军人,带军衔的。
这处地下博物馆可以说是收藏了华夏几乎一小半的国宝啊!要是出点什么问题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而从门口保安的话中也能听的出来,陈凡就算和他们不是一个系统的,大约也有所联系,想来也应该是政府职员才是。
弄不好也是军方的人,于是赵海生从刚刚开始就把陈凡当做了保镖一类的人物了。
在他看来,陈凡和桑锥两人中核心应该是那个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摸不准来头,而且漂亮的吓人。
赵海生对于桑锥倒没什么太多的好奇心,在他看来,人嘛,无论是长的再怎么漂亮也是要吃喝拉撒会容颜衰老最终化为腐朽的。
他心目中真正追求的美好那可是能够传承万年的这些宝贝文物们!
而为什么会叫桑锥进入这里,实在也是赵海生怀了点特别的心思,准备将桑锥带到那小小的石像前头去。
“你的判断是对的,这是一篇祭祀用的文章,应该是祭祀收尾时候的祷词。”桑锥没理会赵海生和陈凡说什么,自己凑到象牙雕前仔细看了一会,然后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
“哦?小姑娘,你也懂得象牙文?”
赵海生十分惊讶的看着桑锥,桑锥点头:“懂得,怎么?你不信?不是我给你吹,你要说是甲骨文什么的我还差着点,但是象牙文,也就是夏朝文字,我敢说这世界上没有比我更懂的人了。”
恩,她这确实不是吹牛皮,实在话。
她可是大夏兵祝,当年在大夏朝地位可是不低呢。
要知道远古时代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神权大于王权的情况,即便是华夏也不能例外。
华夏应该是到了商代之后,才开始出现王权挑战神权的情况。
证据就是对于商代君主的称呼上,或者说是对他们死后的称呼上能够清晰的看出来。
给死去的人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进行评价,盖棺定论,这种做法叫做谥法,而取的名字就叫做谥号。
比如比较著名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谥号就是高,汉高帝。
刘彻的谥号则是武,汉武帝。
刘秀则是两个字:光武,是为光武帝。
而那位出身贫寒最后却能三分天下的刘备,他的谥号则是昭烈帝。
华夏这么多年来没有谥号的皇帝大约就是秦始皇他老人家还有他那个不大争气的儿子秦二世,他上位混一天下之后直接取消了谥法,认为后世无人有资格评论他,所以他的称呼也是最简单的,就是始皇帝。
谥法这东西应该是周初定制的,到了秦代短暂废除,汉代之后又被恢复。
不过就算是周朝之前,也已经有了个模糊的称呼,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而已。
从对死去帝王的称呼上来看,商代较早的文字之中都称为王,但是到了后期则开始被称呼为帝。
比如十分有名的那位商朝末代君主子受,他最为人知道的称呼就是纣王,不过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而其真正的称呼应该是帝辛。
这就是加了个帝字。
而帝之一字的最原始意思具体是什么,现在还弄不清楚,只是知道它应该是表明了一个地位十分崇高的神祇,为商朝人们所供奉。
但是伴随着王权对神权提出挑战,死去的商王们也开始用‘帝’这个字来称呼自己,不过为了表示和那位神祇的区别,则是管那位神祇叫做帝俊或者是上帝。
只是后来随着天主教的传入华夏,天主教直接盗用了上帝这个称呼,再加上这些年来西方的文化入侵厉害的很,到如今你再说起上帝来可不会有人认为你指的是帝俊了,而都会认为是那位圣经中创造了一切的神祇。
总之从称呼的变化也能够看到,神权大于王权这样的事情大约是华夏从商代就开始有所改变的。
如今华夏人其实依旧没有忘记这位最高神祇‘帝’,只是换了一种更加普通的名字来称呼他,就是大家口中经常叫的那位‘老天爷’。
而到了周代后就更加直接,干脆就采用了敬天法祖的说法,敬鬼神,而远之。
负责祭祀的神职人员也更加进一步的被推出权力中心。
这当然是一种社会的巨大进步,要知道直到今时今日,也还有不少国家甚至是文明没能做到呢。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