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攻下京都,李家先祖都还在恍惚中。
他内心深处知道,这是盛朝天子的意思,不让百姓因战乱流离,不让这天下因新朝的到来而元气大伤。
要不然边境的四个外族则会汹涌而来,到时候受苦的仍然是百姓。
盛朝的帝王交出了这座城,以及天下的管理权。
他们到京都的时候,皇城已空,九龙椅上是叠放整齐的龙袍。
李家先祖感于盛朝天子的肚量,也觉得自己对不起风雨堂的十多年教养,遂只领了侯爷爵位,没有再参与杨氏皇朝的各种机要。
同时盛朝的几位重要官员也隐匿而去,带走了盛朝最引人注目的各种文化研究和奇巧机关武器。
此后再无人知盛朝天子的踪迹。他就像一个传说,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
当初杨氏得意,觉得盛朝的天子真懦夫,连与之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这个江山他唾手可得,证明他才是天命所归。
所以杨氏皇朝的史家,留下了盛朝很多的贬义之词。
实际上是盛朝的天子怜百姓疾苦,所以没有兵战四方,才将天下拱手相让。
在他眼中,能者居之,他不是个好帝王,他深明这一点。
当初风雨飘摇的盛朝,四周外族虎视眈眈,确实需要一位骁勇的帝王坐镇。
杨氏不是最好的人选,却出现的太合时宜。他确实在执政后,将外族打得不敢再来进犯,臣服于大渊将近五十余年。
“这次的事,可能是这些后裔没有达成共识,也就是他们还没有统一奉哪一支为主,而你说的找书的这几路人马,应该是是三王与他们暗中布置下的人。”
“嗯,我知道了,我会看着处理。”
“近期还不会有太大问题,放心吧。那三位虽然心思明晃,但是京都现在风平浪静,他们师出无名,估计京都还能有将近一年的平静。”
“我知,年后我就会离京,大哥报完仇,该离开就离开吧。这里终究是是非之地。”
“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李执拍了拍沈天赟的肩膀。
之后李执把他手上能用到的势力暂时给了沈天赟调度的权利。
看到他的手笔沈天赟想着,果然这世界就没有不黑的,只是李执不想参合太多事,做个逍遥侯爷,有银子有妻子万事足。
却偏偏有些人撞了李执这堵南墙,挑了他的底线,等他和孟之如回到京都,那些幕后之人他肯定一个都不会放过。
沈天赟离开去安排方隐离开之事,李执和妻子孟之如继续留在听岁山调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