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方面的支持。
在得到徐长玉的指点和建议后,一份完整的开通边境商贸的奏疏,被沈天赟做了出来。
从供货渠道,哪些物品可以商贸,又在哪里设立商贸地点,原因以及会遇到的困难,事无巨细。
沈天赟着重写了开商贸的原因,以及开通商贸对边境的好处
这份奏疏于正月十六,呈到了天子的面前。杨文皓看完之后久久不语,他原先隐约有这种想法,却苦于没有人力去做这件事,这个沈天赟简直是及时雨。
在将这份奏疏反复看了五遍后,杨文皓在收到奏疏的第三日朝会,将这份奏疏传递给了朝臣。
一些猜准了天家心思的大臣心里有些得意,不过却遗憾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不是自己。
一旦边境的商贸顺利开启,这个沈天赟,几年后必将归京,且一定会位极人臣。
其余的朝臣没有反对,反正事又不是他们去做,谁爱折腾这么麻烦的事,就让他去干,他们私底下曾估摸过,大抵出不了政绩。
杨文皓在沈天赟的奏疏批复了一个准,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丰都。
同时杨文皓将去岁选拔上来的几个年轻官吏,调去了丰都任县令,着他们全力配合沈天赟,边境的商贸务必要建设起来。
沈天赟知道杨文皓肯定会批复这份奏疏,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春微看过他的方案,心下折服,沈天赟将会出现问题的地方都考虑得清清楚楚,又做了预案,春微就这个边境商贸一定能建起来。
“估计你会很忙,这个商贸一旦建了起来,等着你的事就会越多。”春微有些感慨。
“娘子你放心,我心中已经有成算,而且娘子你的那些方法会很好用的,相信我,我不至于归家的时间都没有。”沈天赟却不觉得他会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