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一块儿处理,不过明兰徐家大娘子的身份却已经完全坐实了。
“咳咳!小七,女孩子家家的,注意些仪态!”徐章看着明月大快朵颐的模样,不住掩嘴轻咳了两声,说完瞥了一眼旁边的明兰:“学学你嫂嫂!”
明月手里头还拿着一个南瓜饼,已经啃了三分之一了,嘴边满是油光,“这不是在自己家里吗!”
明月的话音刚落,徐章还没说什么,洪氏就发话啦:“你哥哥说的是,你年纪也不小了,等说了亲,便该嫁人了,到时候去了婆家,可不能像在家里这般随意!”
“八字都还没一撇呢!阿娘急什么!”明月没好气的道,但手上的动作却收敛了许多,学着明兰的模样,细嚼慢咽起来。
“还不是早晚的事儿!”洪氏瞪了明月一眼,提起这事儿,她心里头就有些堵。
以前徐章还没成亲的时候,洪氏整天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生怕出了什么事情,耽搁了徐章的亲事。
现在好了,徐章和明兰顺利成亲,洪氏心里头的一块大石算是落了地,楼哥儿和台哥儿的年纪还小,洪氏还操心不上。
可明月的年纪和明兰相当,如今明兰已经成了自家儿媳,可明月的终身大事,却至今也每个着落。
洪氏自然难免又操心起来。
明月自然不敢和洪氏顶嘴。
这可不是徐章前世,倡导婚姻自由,子女一个不乐意,便和家长顶嘴,动辄吵闹,有些还闹到离家出走,甚至于还有一些极个别极端的,甚至于会因为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用自己的生命来威胁父母。
“行了,这吃着朝饭呢!圣人都说了,食不言,寝不语,你既然要教孩子,自然该当从自己做起!”
一旁的徐青山出来拉架,免得洪氏待会儿一说就上了头,然后劈了啪啦就是一大堆说教。
明月冲着父亲投去感激的目光。
洪氏本想反驳几句,可仔细一想,徐青山说的话却不无道理。
“行了行了,赶紧吃饭,吃饭,待会儿你们哥哥还要陪着嫂嫂回门呢,可别耽误了吉时!”
古人讲究,尤其是像成亲呀,回门、或者是祭祖等等这些重要的事情,都要算准了时辰,连出门的时间都要掐的紧紧的。
辰巳之交,徐章和明兰出了徐家大门,徐章没有骑马,而是选择和明兰同乘一车。
洪氏和徐青山带着明月和小九小十一路送到门口,目送着徐章将明兰搀扶着上了马车,然后自己也紧跟着掀开车辆坐了进去。
掀开车辆,徐章冲着站在家门口石阶上的父母弟妹们招手叫他们回去。
徐章和明兰带的人并不多,一辆马车,一个车夫,丹橘和小桃这两个明兰的贴身一等女使,外加四哥二等女使,徐章这边则只叫了王破敌,护卫则一个都没带,至少明面上的一个都没带,还有几个家丁,手里头各自提着洪氏给明兰准备的回门礼。
距离徐章和明兰的大婚已经过去两日,大街之上,还是一派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的繁华盛景。
车轮碾过青石板铺筑而成的地面,轱辘滚动,马车徐徐向前,喧嚣嘈杂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车窗的帘子被掀开,明兰透过窗户,看着外头的热闹景象,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街头卖艺的,天桥底下杂耍的,茶楼酒肆里头说书的,还有那飘出阵阵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的食肆,门口处是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的人流。
徐章特意叫车夫放慢了速度。
“不对呀,平日从家里往梨园去,一路都没瞧见这么杂耍卖艺的!”
明兰去了梨园不下二十次,虽说每次都是坐在马车里头,但对于从盛家到梨园的路,不说熟悉,至少也有些印象,明兰每一次过来,可都没有听到过这么热闹的景象。
“夫君?这真的是回盛家的路?”
明兰看着徐章,眼中满是疑惑。
徐章搂着明兰这肩膀,柔声说道:“自然是去盛家的路,我不过是让车夫稍微绕了一绕,娘子憋在家里好几日了,咱们顺道先瞧个热闹,再回盛家!”
明兰有些担心:“若是误了时辰,那可就不好了!”
徐章自信的笑着道:“娘子放心,我都提前计划好了,不会误了时辰的。”
徐章着人去盛家那边说的时辰,可比他们预计的要晚上一个大半个时辰呢!足够明兰瞧一阵热闹的了。
徐章从另一侧掀开车辆,招了招手,王破敌立马凑了过来。
“去买些小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