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鬼门十三针
我看着爷爷的眼睛,心里不由得泛酸,差点泪奔。他眼睛在灯光下闪着泪花,尤其那一句“为了救我孙子的命”,语气中充满着一丝丝沉重。
从小到大,我惹了不少事,闯了不少祸,村子里鸡飞狗跳,除了二虎和胡大兵,也有我的一份子,为此,爷爷没少责打我。他一直秉承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但我这个不孝的孙子,三年前连一声招呼都没打,就不辞而别。
眼下,我看到爷爷内心柔弱的一面,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深知,爷爷留着胡大兵,无非为了知返涯那具想要我命的女尸。
一旁的满叔听到爷爷的话,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诧异的问:“秦叔,你这话什么意思啊。这胡大兵和秦川的命,又有什么关系啊?”
爷爷苦笑了一声,说:“立满,接下来就是我和秦川,我们祖孙俩的事情了,你就不要插手了,对你没有好处的。”
满叔的脸色一时之间也很不好看,半晌之后,还是点点头,说:“那行秦叔,还是那句话,有用到我的地方,你只管招呼。”
爷爷拍拍满叔的肩膀,没有再说话。
满叔临走之前,指着院子里被五花大绑的胡大兵,问:“秦叔,我不是信不过你啊,我只是有些担心,这个胡大兵在你这里,到底行不行。我真的怕他逃跑了,再把村子叫了一个鸡犬不宁。”
爷爷为了让满叔放心,转头对我说:“秦川,把我的挎包拿出来。”
我应了一声,进屋把爷爷背尸的时候常带的那个挎包拎了出来。
爷爷从挎包里那拿出一个陈旧的有些发黑小布包,解开布包上系着的带子,展开,里面放着13枚银针。这些银针,小的如同麦芒,大的如同柳钉,依次排开,都规规矩矩的放在布包里。我听爷爷说过,这13枚银针可是大有来历,被称为鬼门十三针,据史书记载,是由张天师所创。
爷爷拿出最小的那枚银针,随即对我喊了一声,说:“秦川,过来帮忙,别让胡大兵乱动。”
我放下手里的挎包,连忙走到了胡大兵的身后,双手捧住了胡大兵的脑袋,不让他左右乱晃。
但是胡大兵的力气特别大,我有些吃力,一旁的满叔也赶紧过来帮忙。
爷爷走到胡大兵的身边,中指贴着胡大兵的喉结,又往下移了约有一寸左右的位置,顺手把那枚银针刺进了胡大兵天突穴的位置。
一针刺下去,胡大兵就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瞬间萎了,头一耷拉,直接没了动静。
满叔有些不敢相信的又拍了拍胡大兵的脸颊,胡大兵就像是一具死尸一样,没了反应。
满叔暗暗称奇,对我爷爷竖了竖大拇指,笑道:“秦叔,还是你有真本事。”
爷爷轻笑了一声,叹口气,说:“有一句老话叫,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活人要争口气,死尸也要争口气。虽然说尸体诈尸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胸口必须要残存着一口怨气。我用针封住他的天突穴,防止他胸口的怨气,横冲直撞,也就和一般的死尸,没有什么区别了。”
爷爷说完,满叔挠了挠头,憨憨的笑了一声,说:“秦叔,你说的这些我都不懂,不过,我看胡大兵消停下来了,我也就放心了 。天色不早了,那我就先回去,你和秦川也早点休息吧。”
说着,我和爷爷把满叔送出门。
热闹了一晚上的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我关上院子里的大门之后,转身却见爷爷满脸忧愁的样子,坐在的堂屋门口的门槛上,抽着旱烟, 望着胡大兵的尸体。
“爷爷,胡大兵的尸体,今天晚上放哪啊?”我问道。
“就放在院子里吧,人都死一个的月了,也没啥好讲究的。”爷爷抽了一口烟回答说。
我站了片刻,看爷爷没有回屋睡觉的意思,于是提醒道:“爷爷,你今天也累了一天了,要不你早点上床睡一会儿吧。”
“哎呀,睡不着啊。”爷爷叹息着,随即又问我,“你困不困啊,不困的话,坐下来陪爷爷说会儿话。”
我点点头,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到爷爷身边,见他烟袋锅里的烟抽完了, 于是伸手给爷爷说:“来,爷爷,我替你装一袋烟。”
爷爷一脸慈祥的看着我,摇了摇头,说:“不装了,抽着没劲儿。”
说话间,爷爷收起烟袋锅子,又转头问我,“秦川啊,你知道,知返涯,为什么叫知返涯吗?”
我心里顿时咯噔一声,听爷爷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