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相对来说比较多。
不管怎么说吧,文涛决定把它收了,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接着继续围绕着礁石寻找,因为礁石,特别是珊瑚礁是海洋生态重要的环节,现在还好,未来由于污染、石化、各种过度捕捞,我国的四大渔场都名不符实了,最严重就是渤海湾了,周边重工业和石油化工太多,而且由于水浅,各种拖地的网直接连鱼苗都捞干净了。
绕过去果然发现了好东西,一片黑色的海参,最长的有三十多厘米,粗壮的身形,浑身长满了刺,和黄瓜有相似之处,文涛也不客气直接全部收进了空间内,要不然用不了多少年,渤海海域野生海参接近绝迹,都是养殖的。
又收了一些皮皮虾、对虾、白虾,梭子蟹,生蚝、泥螺、蛤喇这些贝壳类的东西挺多的,转头回去了。一路都是收取着生物,向着山海关方向回去,毕竟他从这里入海是有气息留存,他自己不可能搞错的。
离着关口不是太远的地方,文涛又发现了一艘沉船,有了第一次收货的经验,这次兴趣大增,马上动手,结果却让他很失望。
不知何时的木头商船,从中间断裂了,木头都腐蚀了,搞好以后,收获极少,而且很多瓷器都损坏了,十几个金元宝,银锭五十个,铜钱都锈的不成样子了。
好在文涛懂点常识,一看瓷器后面有款,而且都是辫子朝的康、雍、乾年制款,知道应该是好东西,就连碎掉的瓷片都收进了空间,直接全部净化了一下,就是除水除尘,假如现在拿给哪个专家,也认不出是刚出水的海捞瓷。
文涛找个地方上了岸,他要在这边买点东西,放出自行车,骑着向火车站旁边农贸市场而且,现在这一片就这一个大市场,买啥的都有,没有分类。
逛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家海鲜店里面有泡沫箱和冰块,现在这个还没有普及,北方更少了,人家也是卖贵的水产才备用的,也不知道从哪里进的货。
文涛又是敬烟又是客套半天,店主终于同意卖给他,一个大泡沫箱还有半箱的冰块,收了他六块钱。
下午五点多钟,气温已经下降了,文涛骑着自行车出现在村口,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大泡沫箱,前面大树下很多人乘凉聊天,文大河四兄弟都在。
这么热的天气,又没啥活干,大家基本上都闲在家里,就连三叔和小叔合股的渔船最近都没有出海,渔获少,价格低,又很容易坏,干脆休息,把船好好的保养一下。
“涛子,又搞了什么好东西,还弄个泡沫箱保温,不是海蛎子吧?”文大洋刚好在旁边站着,文涛的车子就停在他的面前。
“小叔,你说对了,真是好东西啊,还是我亲自潜水捉上来的,我敢打赌你从来没有打到过。”文涛和他小叔开着玩笑,爷俩经常开玩笑。
“什么玩意这么稀罕,我打渔二十多年没打到过?你小子说赌什么?”文大洋还不信了。
“就赌一条蓝北戴河怎么样?”文涛心里在偷笑。
“行,你小子在学校肯定偷偷抽烟。”
爷俩的赌约吸引了旁边的很多人,都是姓文的,主要是都闲的太无聊了,起哄的,开玩笑的更多。
大家看没有加注的意思了,催着文涛把箱子打开,决定胜负,他们也好奇到底什么是一个老渔民没捉过的。
文涛把泡沫箱的盖子打开,旁边伸过来一圈的脑袋,“喔!”还挺整齐的。里面十只七八两的鲜鲍鱼,二十个拳头大的生蚝,十二个三十多厘米的海参。最主要的是上面趴着一个捆好的大龙虾,看着有三四斤重。
“咱们这里也有这玩意啊?个头还这么大,还真没听说谁打到过,远洋船队倒是有抓过。”文大龙也是很惊讶,他才三十岁,做海鲜贩子的,多少算有点见识。
“哎呀,四叔这一条烟输得不冤啊,还真没打到过,刚才涛子就应该赌十条,让四婶子回家揪耳朵。”文永浩就是经常和文大洋闹,年纪差不多大,辈分差了一辈。
“死耗子,赶紧滚你娘的,你四叔我是怕媳妇的人吗?输了不亏,确实没打到过这玩意,明天拿给你。”文大洋确实服气了,这几种都没捕到过。
“哎呀,都是好东西啊,听人家说这玩意啊很贵的是吧,几十上百块钱一斤呢,这一只怕不是几百块钱?”文大龙也是道听途说。
一群人都被他的话吓到了,这里猪肉才三块多一斤,你说这玩意一百一斤?吃啥啊?龙肉吗?龙虾也是有个龙字!
文涛也是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别的地方他也不了解,就说现在的羊城高档饭店,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