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逆流红尘之梦蝶 > 第57章 一笔带过(结局)

第57章 一笔带过(结局)

八月初,一辆风尘仆仆的皇冠开进京城。

长安街,天安门,亚运村,长城八达岭,故宫,中关村,四人结伴玩转京城,最后探访京大校园。

站在被未来誉为“美国人才培养基地”的最高学府门口,韩羽更多的是感慨。

感慨于,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学子,此刻的脸上,闪耀着发奋学习建设祖国的美好憧憬。

昨晚的电话里,陶子玖已经接到宁安的通知,京大的通知书已经送到陶广辉手中,叮嘱她尽早返回,要好好摆一场谢师宴。

因而,看着“京城大学”门头的陶子玖,跃跃欲试。

“进吧!”韩羽牵着陶子玖,轻松地踏进校门。

未名湖边漫步,京大学生透露出的骄傲和自信,令陶子玖不禁为之神往。

而史大伟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原来这就是京大啊?别的不说,地方倒是真大啊!”

萧玉君翻了个白眼,觉得这货真是丢人。

兜了一圈之后,四人又在食堂混了一顿午餐,才心满意足地出了校门。

史大伟回身望了望,说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以后对人说‘老子是从京大出来的’,没毛病吧?”

韩羽指了指紫禁城:“嗯,但千万别对人说你是从宫里出来的。”

史大伟立即跳脚:“嗨!你这张嘴夺笋呐!”

陶子玖掩嘴而笑。

有了这次的经历,陶子玖已经对京城和京大不再陌生,于是在老爹的催促下,四人一路烟尘地回到宁安。

随着录取通知书发放,萧玉君波澜不兴地被上戏录取,史大伟进入机电学院管理系委培班,梁淑珏则在省城皖大。

韩羽进入皖师大中文系,体育委员刘超考上了皖师大体育系,两人倒是还能继续在同一个学校。

女儿进入重点班,儿子考上大学,韩宅可谓双喜临门,卫兰韩金明笑得乐不拢嘴。

韩羽到家第二天,老爹老妈就在饭店办了两桌谢师宴。

郝师傅年纪大了,一到阴雨天腿脚就不利索,准备年底退休。

他对韩羽说道:“厂里上回的事可能还没消停,我说了两次,你妈没怎么上心,你可得盯紧了。”

韩羽笑了笑,同样没放在心上,现在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收购副食品厂。

因为两辆小车助阵,天门四大名茶礼盒已经在华东打开市场,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赵刚和何芳已经收了近三十万的货款。

按照势头发展下去,下个月绝对会突破五十万,所以“江南茶园”的叶红军等人完全被吓住了,配合着对周边市场攻城略地。

而得知详情的尾田新一在东京惊叹之余,遵照对赌约定,委托代理人转让股份,史大伟愿赌服输,也一并转让股份。

至此,天门实业落入韩羽手中。

谢师宴后,鉴于天门气势如虹,叶红军等人找到韩羽,希望能跟着天门一起发财。

韩羽也正缺人手,于是以股份互换的方式控制“江南茶园”。

此举不仅进一步稳固货源,也充分发挥这些地头蛇的专业特长,在全国设立六个大区,并将全年业绩提升到一千万。

尾田太郎惊讶于天门公司的夸张程度,也决定追加投资,桥南开发区的规模进一步提升。

得益于此,主导开发区建设的宁安财政局长陶广辉,在宣州地区政坛俨然成了深化改革的明星,晋升副县长的呼声很高。

而宁安副食品厂的内部矛盾,终究抵不过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全厂上下干部职工的待遇逐月提高,也就每人愿意再走回头路。

卫兰接受儿子建议,推出香辣可口的下饭菜作为主打产品,因为价廉物美,一经推出就深受中低消费者的欢迎。

迫于场地有限,副食品厂一致决定在桥南开发区新建厂房,除了扩大场地,新增设备,全厂职工人数翻了三倍超过两百多,个个都是自家的顶梁柱。

而宁安相当一部分茶农,像何芳家一样,不仅卖掉了存的茶叶,还较往年额外增加了收入。

甚至很多茶农都和江南茶园签了预订合约,来年的茶叶也不愁卖了。

八月底,陶子玖打点好行李,韩羽驾车载着父女俩前往金陵火车站。

站台上,列车缓缓启动即将北上,陶子玖从车窗探出来向父亲告别:“爸,好好照顾自己,过年我就回来看你!”

然后对着韩羽说道:“一定要给我写信,千万别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