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不就是钱嘛
“谢父皇。”
刘明谢恩毕,挺然起身。
而后,面向群臣,傲然而立,拿出的,可就是主上的威严与气势来了。
这是要干什么?
自然是要接受群臣的朝拜。
他可是堂堂的国之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地位,仅次于宋帝。
因此,他朝拜宋帝,是国之正礼。
群臣朝拜他,也是国之正礼。
此刻,他就正在等待群臣的朝拜。
不要说一般官员,就是太师、丞相,乃至他的那些兄弟们,也都必须见礼。
只不过,这些王公大臣,不同于一般文武官员,不需要对他跪拜而已。
“臣等拜见太子。”
一般文武官员纷纷跪地行礼。
“见过太子。”
太师、丞相,以及大皇子等人,则是躬身施礼道。
刘明并不忙于让众人免礼,倒不是沉浸于这种被人朝拜的氛围,不想出来了。
实在是,在这之间,其实也是一种较量。
他不说免礼二字,群臣就只能是保持着现有的姿势不动。
而他,当然是不会不说免礼这两个字的。
他不说那两个字,是他轻慢臣下,乃是他的错。
他才不会让自己犯错呢。
但是,他会把免礼二字给稍稍压后一点说。
不要小看了这个作为,看似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却是能够很好地传达一种信息。
那就是对群臣的不满,进而,由这不满上,就能对群臣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就能让刘明在气势上占据优势。
刘明所要的也正是这个。
“免礼吧。”
迟迟的,刘明说了这么三个字,他的手随意一扬,心不甘情不愿的似的。
就这么把群臣给打发了?
“谢太子殿下。”
群臣感受到刘明的不悦,一个个心里皆是有些不服气,可是,也没办法,就算心里再怎样感到郁闷,还是得谢恩。
“哼,真把自己当个人物儿了。”
大皇子刘康认为自己是兄长,向弟弟行礼,不过是受限于国家法度,勉力为之而已,在他看来,刘明应该掂量得出个中的分量,赶紧让大家免礼才对。
怎么自己还喘上了?
你这还没登基坐殿呢,就把尾巴翘上天了?
什么东西!
不忿之下,他就朝刘明一甩手,然后,向宋帝发泄不满道:“父皇,儿臣要参太子。”
“参得好。”
“你大皇子出头,我们全都跟随呀!”
群臣心里全都一阵得意,只不过,出于保险起见,群臣并没有选择盲目跟风。
他们很沉得住气,一个个皆是把持着架子,不动如山。
坐山观虎斗。
反正是你皇家之人争斗,我们乐得看热闹。
不论谁输谁赢,反正丢的都是你们皇家的人。
“参太子什么?”
一见大皇子如此不堪,都分不清自己是哪一头的了,宋帝恨不得给他几巴掌,气得发抖,即便强压怒火,也只是没跑下去动手,便是愤恨责骂道:“现在你知道说话了,早干什么去了?”
这话自然是在问,刚才朕被群臣围攻的时候,孤立无援。
你可是朕的大儿子,又在场,不该出来帮朕说话吗?
可是你却一声不吭,任凭群臣诘难朕。
有你这么当儿子的吗?
现在,太子回来,什么还都没说呢,不过是在对待群臣施礼上,稍稍怠慢了群臣一些而已,群臣还都没吭声呢,你就先跳出来,要参太子?
你特么到底是哪一头的?
合着你吃里扒外,群臣诘难朕,你不管,太子慢待群臣,你就看不惯,要为群臣仗义执言?
宋帝越想越气,恨不得把大皇子关进宗人府去。
“儿臣......”
大皇子没想到会被宋帝给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心中不服,认为自己没犯错,就算宋帝偏爱刘明,看不惯自己这个大儿子,可是,也没必要如此大动肝火吧?
我不就认为太子轻慢大臣嘛!
指出太子的过错都不可以?
显然直到此时,大皇子依旧没有弄清楚自己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