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他要是擅权的话,那必然是有碍于皇权了,皇权啊,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件了,这就让他知道,他其实是并不适合自己进行辩驳的。
他需要一个睿智之士,看透了局面的人,勇于发声,来为他辩驳。
这是在帮助他,也是在帮助宋帝,能干这件事情的,绝不是一般人。
而只要是能干了这件事情,那么,这人也必将获得刘明与宋帝的双重认可,日后飞黄腾达,获得重用,那就更是不在话下。
只是,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呢?
刘明认为有。
所以,刘明并不慌,他在等这个人的出现。
只是由于这个人迟迟不出现,就是刘明也是不免心焦,眼下这个局面,是他在抻着。
但是,这需要把握火候,不可抻过头了。
不然那就是弄巧成拙了。
实在不行,刘明也是打定了主意,看来,只能还是由他自己来辩驳一下擅权的问题了。
尽管自己跳出来亲自辩驳,这不是最佳选择。
但在没有睿智之士出现的情况下,可不就只好由他亲自来了嘛!
他自己出面辩驳,也倒不是不可以。
就只是,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会感到很悲哀。
是为朝廷之上没有睿智之士而悲哀。
偌大一个朝廷,竟是没有一个睿智之士。
这岂不是太悲哀了?
也太危险了?
不过,就在刘明抬起头,即将发声,为自己的擅权进行辩驳时,却是有一个声音,先自发出来了。
“皇上,臣以为太子这并不是擅权,因此,太子的行为并不构成擅权之罪,还请皇上明察。”
这跳出来发声的不是别人,正是清流之臣之首的御史谏议大夫王道。
作为御史,风闻言事都可以,更别说就眼前这等实打实的事情进行评说,发表意见了。
这正是他分内之事。
当然,更重要的是,王道这般作为,所体现出来的也正是他的睿智与眼光。
御史谏议大夫,朝廷中多的是,然而,最终站出来说话的,却是只有他一个。
说明了什么?
当然是说明了他的睿智与眼光,是在一众御史谏议大夫之上的。
也是在一众朝臣之上的。
这么说是毫无问题的。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www.kanshuzhushou.com 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