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七皇子再生事
不要说群臣为有这样一个太子而倍感荣耀了,就是宋帝,都是为拥有刘明这样一个重信守诺的儿子而感到脸上有光啊!
“这样的好儿子,为嘛不给朕来一打呢?嘿嘿......”
当宋帝这么想着的时候,尽管也是美滋滋的,但是,他也是分明地意识到,这是他太贪求了,不会变成现实的,故而,他对此也是只能报以憨憨的一笑。
而在接下来,宋帝可就又是不能不感到有些嫉妒刘明了,直接是在心里忍不住地想道:“好小子,这么个机会,居然也能被你给利用得妥妥的,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重信守诺的名头?你这是要超越你老子我吗?”
你很牛逼,但是,你老子我,也是绝对不差好吧?
想到这里,尽管是知道应该恩准刘明的奏报,宋帝却是并没有这么做,他反而是看向大家,朗声地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如何?太子之言,要不要听信采纳呢?”
“皇上,臣等皆是以为,太子凭借临机专断之权,既已在万年县允诺了赵德仁三人,准许对他们的亲族人等酌情减轻惩罚,只将他们的亲族人等流放在一千里范围之内,这也是太子行使皇上所赋予的临机专断之权的一种表现,实属正常,无可否非。因此,臣等皆以为,皇上理应准许太子的奏报!”
群臣皆是如此说道。
对于群臣而言,太子如果是一个重信守诺之人,这完全也就是他们所希望所盼望之事,可以说,无人不喜,无有不乐。
为什么会这样?
当然还是群臣从各自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最终得出的这个结果。
一个重信守诺的太子,显而易见,还是比较好伺候的。
即便将来,太子登基,成了一国之主,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侍奉起来,那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就为这个,他们就有着充足的理由高兴。
“既是诸位卿家如此说了,朕要是再不同意,那便是朕没趣儿了。”
宋帝要的就是群臣这话,所以此时尽管心头暗喜,表面上却是装出一副无奈之色,一拍龙椅扶手,像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似的,沉声说道:“对于赵德仁三人雇佣江湖杀手刺杀太子一事,朕就格外开恩,只诛杀主谋的三人,至于其家人,虽然不能不惩罚,但是,看在太子面上,以及诸位卿家面上,朕就将之轻罚,三主谋之亲族人等,流放八百里外庐州府军营效力。”
“多谢父皇准许儿臣所请。”
刘明见目的已经达到,心满意足,便是赶紧再拜谢恩道。
“这下你可以起身了吗?”
宋帝盯着刘明看,带着玩味之意地问道。
“儿臣这就起身。多谢父皇恩典。”
刘明再施一礼,翩然起身,神色尽显轻松。
“此事,到此为止,日后就不要再提起了。”
宋帝在最后刻意附加了这一条意见,扫视群臣,目光威严地说道。
不管怎样,此事说来,终究是让人费疑猜。
朝廷缺银子赈灾,刘明就从这三大家族那里弄到了银子,而这三大家族,则是家主被诛杀,其亲族人等俱被流放八百里外。
怎么看,都像是刘明为了给朝廷弄到那笔赈灾款项,而依仗权势,谋害了这三大家族。
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赵德仁三人密谋,雇佣江湖杀手刺杀刘明是事实,无可抵赖,但是,赵德仁三人之所以会如此铤而走险,不得不说,也是刘明向他们借钱,逼迫过急,而赵德仁三人,又是想不开,只以为刘明这是强取豪夺,这才导致他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最终干出了雇凶刺杀太子之事。
所以说,这事儿传出去,肯定是会对皇家形象不利。
宋帝对此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就在最后,做了这么个决定。
那就是不许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最好就是将之封禁,以后成为一种禁忌事件,最好是谁也不敢再提及。
那才是宋帝所希望的事情。
“臣等遵旨。”
众臣皆是拱手领旨道。
他们心里对此,自然也是很有数的,除非傻了,或是疯了,才会去触碰这样的霉头。
“小人多谢皇上开恩......”
赵德仁三人,终于是救下了各自的亲族人等,对于他们而言,这已可算是来之不易的一个胜利。
所以他们心愿已足,不复再有其他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