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最后的一步险棋
“干得好!”
七皇子对于赵干城的作为,给与了肯定,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死猪不怕开水烫!既然太子刘明不在,这就是我们的绝佳的反击机会,不可错过呀!”
张昌也是神色阴狠地说道。
既然横竖都是死,那就拼命干吧,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什么?这难道是......真的不成?太子竟然滥杀无辜?”
“三百条人命啊!就算是平民百姓,生死微不足道,可是,太子也不能如此凶狠残暴......”
“我们大宋是礼仪之邦,之所以区别于周边蛮夷,就在于这里了。若是太子竟是如此残忍好杀之辈,那我们大宋岂不是跟......蛮夷未开化之人没有两样了吗?”
“所以这不是小事儿,必须要弄清楚了,然后等太子回来,跟太子对质......若真是证明,太子就是这样的凶狠残暴之人,那......我们是必须要作出反应的!”
“不错!我们决不能让这样一个残忍好杀之人当太子......”
赵德仁三人的这个爆料,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就是惹起轩然大波,一下子就在文武百官之中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口口声声如此说,又是为了朝廷,又是为了百姓,其实最核心的目的,还只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因为,从他们内心上来说,作为臣子,无论怎样,都是不愿意跟一个残忍好杀的主子干事的。
为什么呢?
原因当然是明摆着的。
文臣武将很害怕未来的继承人太过于狠辣无情,因为只要是那样的话,他们中的无论哪一个,都将随时随地面临不测的结果。
最轻的,可能就是庭杖,再重的,就是性命不保,而更严重了,那就会株连九族了。
这就太可怕了。
当年宋帝行弑兄逼父之事时,可就把忠于隐太子和先皇的大臣给杀了不少。
而且那还是株连九族似的杀戮。
可以说,凡是经历了那件往事的大臣,不论文臣,还是武将,皆是谈之色变,不寒而栗。
也是正因如此,自那之后,所有的文武大臣,皆是形成了统一战线。
那就是绝对不能再让朝廷出一个宋帝这样残忍好杀的君主。
虽然并没有什么歃血为盟过,也没有签订过什么同仇敌忾的条约,甚至都没有人组织过什么盟誓,但是,任是如此,一众文武大臣却还是自觉的形成了这么一个共识。
若是刘明真就成了一个如同宋帝这样残忍好杀的太子,那么,这无疑就是成了文武百官的头号死敌。
真要是这样的话,就是说破大天来,文武百官也是绝对不会接受刘明的。
一定是会拼了命将刘明从太子位上拉下来。
哪怕换上来的是一个昏庸的太子,那也总比一个残忍好杀的太子强。
因为就算是太子昏庸了些,远远不及刘明这样精明强干,但是,起码昏庸太子不会那样狠辣无情,不会一个弄不好,就把他们给族诛了。
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哪怕就是太子昏庸,做不好,他们这些文臣武将也是会尽力地帮助他做好的。
这样一来,文臣武将固然会对昏庸的太子感到这样那样的不满足,但是起码,他们不会被灭族啊!
就是为了这个,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宁可选一个昏庸的太子,也绝对不要一个残忍的太子。
可以说,赵干城之所以派人喊来包括他老爹在内的三个人,在这里进行爆料,这是破罐子破摔了,也是最后的一次反抗与拼挣。
不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也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更不会束手待毙的。
这是一步险棋,轻易是不敢这么来的。
但是,事情弄到今天这个地步,已是到了生死悬于一线的地步。
已是不得不舍死忘生地拼一把了。
这才让他们每一个人,皆是顾不得任何事情了。
“我们这个时候,就作壁上观,不要轻易掺和进去!”
张昌看到局面一边儿倒,群臣皆是对刘明口诛笔伐了起来,便是乐得合不拢嘴了,不过,尽管心情已是激动不已,但他却还是努力保持清醒,及时地发出提醒说道。
这当然是在提醒赵干城和七皇子,不可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