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想到一条计策了。”
陆雨农道:“不知常叔叔有何好计?”
常思琛道:“我们诈称汗皇驾崩,那董山必来偷城,我伏兵城下,打他一下子,以挫董山之势,让他不敢对我们生心思。”
陆雨农道:“常叔叔,诈称皇驾崩,会不会影响我军军心?”
常思琛道:“不会,如果汗皇果真驾崩,我们这条计策,恰恰有助于稳定军心。”
陆雨农道:“既然常叔叔胸有成竹,那就照此计施行。”
于是常思琛选定一将,名叫康八,常思琛叫过康八,密告他道:“康将军,我有一计,非胆大心细之人不能行,希望将军助一臂之力。”
康八道:“不知军师想叫康八施行什么计策?”
常思琛道:“是诈降计。”
康八道:“不知怎么具体施行?”
常思琛就密密地对康八讲了一番。
于是康八自去诈降,来见董山,说道:“康八愿投奔将军。”
董山听了,哈哈大笑:“康八,你竟然敢来诈降!来人,给本帅将这康八押下去斩了!”
康八大叫道:“将军!您要建功立业,难道小人就不想要荣华富贵吗?小人有重要情报告知将军啊!”
董山听了,喝道:“押回来!”
原来董山这一招,也是用诈,要看看这康八是真降假降。康八的说法虽然粗鄙,却也正对着董山这种人的心路。董山心中,此时已经有了七分信实康八。
康八被押回来,就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口中连称:“谢谢将军。”
董山道:“磕头求饶没有用,先说说你有什么情报?”
康八道:“将军要杀小人,小人这情报怎么还能再给将军?”
董山道:“好,本帅答应不杀你!”
“小人要将军保我荣华富贵!”
“你要什么荣华富贵?”
“如今兵荒马乱的,小人要银子也不能保住安全,所以小人愿意追随将军,搏个功名富贵,图个封妻荫子。”
董山道:“起来吧,本帅答应你,先封你做个统将,如何?”
康八道:“谢谢将军!”
董山道:“你究竟有什么情报?”
康八道:“白令州里,陆九公箭伤不治,已经身亡。常思琛秘不发丧,意图取代陆九公,末将料他们难成大事,所以特地前来投奔将军。”
董山听了,笑道:“这算什么重要情报?不就是陆九公死了嘛。”
康八道:“将军,白令州里,如今是****,火拼在即,将军不必亲往,只须给末将三千人马,定会偷袭成功!还望将军许可,并记末将第一功!”
董山听了,笑道:“记你第一功,有什么不可以的?只是,这等大事,本帅须亲自前去,才能确保成功!”
不说董山被康八骗住,点兵一万,就要当夜偷袭白令州城。再说白令州城里,常思琛与陆雨农商量道:
“康八这一去,不管成功不
成功,最近几天,我们要夜夜防备,每天初更派四路兵出城埋伏,拂晓时收兵回城。
我们目前还有八万兵马,四万随我守城,四万随将军你出城伏击。这四万兵,令八员将领统率,每人领兵五千,轮流下城埋伏。
一旦董山来偷袭,将军你在城外伏击,我在城内呼应,里应外合,怎么样?”
陆雨农道:“好!就依常叔叔。”
果然当天夜里四更,董山与康八带兵摸到白令州城下,但见城门上下一片黑暗,四下里死一般寂静。
董山当即命令士兵攀爬城墙,突然间,四下里鼓声震天,呐喊一片:“活捉董山!”、“抓活的呀!”
董山四下一看,只见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路人马呐喊杀来,火把如四条**一般。再看城上,也是火把高烧,刀枪林立。再转脸一看身边,哪里还有康八身影?
董山大悟道:“哎哟!我居然上了康八这小子恶当!退兵!赶紧退兵!”
这一夜,董山兵大败,一万人马,杀到天亮时,双方收兵,董山清点残兵,只剩下四千多人。
董山怒道:“敢用诈降之计骗老子!老子偏偏还要偷袭!”
原来董山料定,城中大胜之后,只怕是不会再做防备,因此,要再次偷袭白令州!
不料,当天下午,探马报告:白令州城中诸军都带孝悬白,陆九公果然死了!
董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