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四游记 > 第3章 铁拐修真求道(3)

第3章 铁拐修真求道(3)

取铜锡之类,于前,少放灵药,以火焚之,皆成至宝,广布贫民,因之而得命者,千百万家。

一日,有上仙王玄甫者,知钟离道将有得,降于价班访之。钟离见其丰①神特异,言论奇妙,拜求长生之诀。王曰:“心遑遑而无动,气绵绵而徘徊,②精涓涓而遗转,神混混而往来。开崑崙放七窍,敛元气于九垓。凿破玉关,神光方显,寂然圆郭,一任往来。”言毕而去。

一日,又遇华阳真人,传以太极刀法,火符内丹。于是洞晓玄机之道,深明往来之理。一日,别其兄,独游云山,至鲁居郧城之崆峒,于紫金四浩峰居之。忽石壁猛响一声,开若门户。钟离直入其中,见一玉匣,启而视之,①②乃神仙秘诀也。钟离怀之而出。未几,其石复合,居数日乃复归三峰,玩①遑遑(huángbuáng)——闲暇。

②涓涓(juān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

①怀——作动词,把……揣在怀里。

②未几——不久,不多时。

其秘诀,遵而行之。忽五色祥云满户,仙乐频奏,渐入斋中,有仙鹤呼权曰:“玉帝有命,迎汝回天,且转复旧职矣。”权谓简曰:“兄少留此,不久即复会也。”乃授简玉册,乘云仙去。简自与权别,深求秘诀之理,更加修炼之功,臻清净无为之字,金简玉册之要,遂能察往知来,通玄人妙。一日云房跨鹤到曰:“兄今至道已开,尘缘已满,不可复留此山矣。”乃与之同日升天,度纯阳而去。

采和持板踏歌③蓝采和者,乃赤脚大仙之降生也。身虽为人,不昧本性。放荡不羁,玩游一世。常衣破蓝衫大带,墨水腰带,阔三寸余,一脚着靴,一脚赤足。夏则衫内加絮,暴烈日中而不汗;冬则单衣而卧雪,耳口鼻气出如蒸。每于城市乞钱,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醉则踏歌,老幼皆随观之。似狂非狂,歌则随口而作,皆有神仙意,人莫之测。得钱则用绳缚之而行,或散去亦不之顾:见其钱或赠贫者,或与酒家,周游天下。人有自儿童时见之者,及自发之时,复见之,其颜貌如故,衣履如旧。后遇铁拐,相与讲道。一日,于濠梁酒楼上饮酒。闻空中有笙萧之声,忽然乘白鹤而上,落下衣衫靴带,相移冉冉而去。人视其服,乃玉也。旋亦皆失去。后复每每见之。采和歌词十二首。

一歌云:时人想云路,云路杳无踪;高山多险峻,涧涧有真龙。碧草前兼后,白云西复东;欲知云路近,云路在虚空。

二歌云: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上。如今七十过,困苦形憔悴;恰似春日花,朝开暮落矣。

三歌云:白鹤那肯化,千里作一息;欲往蓬莱山,将此无粮食。未达毛羽落,离群心惨恻;却归旧来巢,妻子不相识。

四歌云:垂柳暗如烟,飞花飘似雪;夫居离妇州,妇在思夫县,各在天一涯,何时复相见?

寄语明月楼,莫栖双飞燕。

五歌云:骝马珊瑚鞭,驱驰荡荡道;自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白发应会生,红颜岂长保;但看此邱山,个是蓬莱岛。

六歌云:本志慕道伦,道伦常护亲,时逢桃源客,每接话神宾。谈玄明月夜,穷理日临晨;万机但泯迹,方识本来人。

七歌云。

铁笔大纵横,身材极魁梧;生为有胆身,死作无名鬼。自古如此多,君今争奈何?

可来白云里,教你紫芝歌。

八歌云: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悠悠不见清,人人寿有极。我俗乘白云,曷由我生翼;唯当少壮时,行住须努力。

③昧——这里指隐藏。这里指隐藏。

九歌云:我今有一襦,非罗复非绮;借问作何色?不红亦不紫。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冬夏递互用,长年只如是。

十歌云:世事何悠悠,贪心未肯休;听尽天地名,何时得歇头?四时凋变易,八节急如流;为报大宅主,云地骑白牛。

十一歌云: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独坐无人知,孤月寒照泉。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本是仙。

十二歌云:①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张果骑驴应召张果者,混沌以来白蝙蝠也。其受天地之气,得日月之精,历岁久远,化而为人。后隐于恒州中条山,得受宛丘、铁拐诸仙论道说法,往来汾晋间,长生不老,父老云:“自为儿童时见之,已言数百余岁。”常乘一白驴,每倒骑之,日行数百里,休息之时,虽折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