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奏章,呈报上来吧。”
李义听明白了,这是让李绩写一份述职报告,长孙无忌要借着表彰他的功绩,奏请皇帝陛下,让李绩重新回到长安来。
李义高兴地说道:“我替我家师叔谢谢长孙相公了。”
长孙无忌看到李义聪明懂事,对他的印象很好,有心想关照他,亲切地说道:“李义,今后就不要这么客气了,可以称呼我为伯父。”
李义高兴地说道:“伯父!”
长孙无忌说道:“嗯,有空常来府上走动走动,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跟我说。”
“谢谢伯父了。”
李义恭敬地行礼,告辞离开了。
离开了仆射府,李义对李飞说道:“李飞,你立刻飞马返回庆州,告诉我师叔,事情一切顺利,让他写一份履职奏章上报朝廷。”
“啊?”李飞想回长安已经很久了,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屁股还没有坐热,马上又要千里迢迢前往庆州,他哭丧着脸,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李义看到他的样子,心中暗笑,他严肃地说道:“事关重大,别人我信不过,这件事情只能由你去做。”
李飞无奈地说道:“那好吧,我这就出发。”
李义笑道:“你个臭小子!不会让你白忙活的,等你回来后,赏你一笔钱,给你放长假,让你在长安好好玩耍,这总行了吧?”
听到这里,李飞眉开眼笑,说道:“小侯爷,你可要说话算数。”
李义抬起腿来,装作要踢他的屁股,说道:“这么啰嗦,还不快滚!”
“哎。”李飞闪过了李义踢来的一脚,翻身上马,朝着北方驰去。
李宅。
李义叩响了大门上的铜环,从里面出来一位老仆人,他的眼睛有些花了,使劲儿往前凑,仔细地打量来人。
“福伯。”李义亲切的说道。
老仆人名叫陈福,当初是服侍李靖的,李义从小就跟他投缘,分家的时候就把陈福留在了自己身边。
“哎呀,是少爷回来了。”陈福惊喜地说道。
跟在陈福后面的是一位丫环打扮年轻的女子,她叫采莲,是李义的贴身侍女,模样俊俏,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十分有神。
“少爷,您回来啦!”采莲惊喜地叫道。
“嗯,回来啦!采莲,你又长高了,模样也更俊俏了。”李义亲切地笑道。
“少爷,您黑了,也瘦了。”采莲心疼地说道,水汪汪的大眼睛瞬间迷蒙,晶莹的泪水流过了白皙的脸颊。
喊叫声惊动了府里的其他人,人们纷纷涌了出来。
“侯爷。”
“侯爷。”
人们纷纷向李义行礼,亲热地招呼着。
李义在人群的簇拥下,来到了中堂,他跟众人热烈地交谈,拿出了很多礼物分给了众人,大家都十分开心,气氛更加热烈了。
李义虽然贵为侯爷,平日里却没有架子,对府里的人态度亲切和蔼,关心他们的疾苦,深得众人的敬爱。
“侯爷。”
一个粗大的嗓门叫道。
这时,从门外进来了一对母女,过来向李义行礼。
“刘嫂,怡翠。”李义亲切地招呼道。
刘嫂是侯府的厨娘,怡翠是她的女儿。怡翠名字听上去虽然文雅,可是她的长相却五大三粗,个头足足比母亲高了半头,说话也粗声大气的。
李义抓过一把葡萄干递给了怡翠,她开心地嘎嘎大笑,震得房顶嗡嗡作响。
热闹过后,李义说道:“我想洗个澡。”
采莲急忙去张罗。
李义接着说道:“刘嫂,我有些饿了,你给我们做些吃的吧。”
“哎,我这就去。”刘嫂急忙拉着怡翠走了。
第二天上午,李义换上了军服,来到了兵部。
“安西都护府校尉李义,见过尚书大人。”李义恭敬地行礼说道。
“哈哈,李义,两年不见了,又长高了不少,也壮实了。好!好。”
兵部尚书鄂国公尉迟恭高兴地说道。
这位被百姓们当做门神的黑脸大汉,笑起来一口白牙分外醒目。
“见过尉迟伯伯。”李义再次行礼说道。
“嗯,什么时候回来的?来坐下说话。”尉迟恭亲切地说道。
尉迟恭说道:“李义,朝廷已经收到了你们的捷报。安西都护府干得很好啊!一下子消灭了一千多大食人,陛下十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