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鉴宝家 > 第三十章 仿品?

第三十章 仿品?

李修珉左看右看,虽然是高仿品,但三四千的价格,算不上值吧?更谈不上什么运气。

“有猫腻?”他忍不住问道。

这话,让老董马上不高兴了。

“能有什么猫腻?我们这绝对不会做出坑顾客的恶劣事情来,讲究的是诚信。看这仿古的工艺,都快要以假乱真了。”

“老陆,你怎么看?”胡硕看向陆繁,他只相信自己的兄弟。

“没什么猫腻,别担心。”陆繁摇头笑道。

“看吧!还是陆兄弟有眼光。”老董露出笑容。

然而,接下来陆繁的话,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这瓷瓶可不像是仿品,至少不是现代的仿品。”

陆繁一开始也没有注意,等胡硕挑了这个,他才费神去观察,结果吓他一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那一排的高仿品里面,还藏着一个真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瓷瓶“身上”同样打上了文趣轩的标识。

“什么意思?”

“董哥不妨再认真看看这洒蓝釉花瓶。”陆繁说道。

眼前的这花瓶,之所以能吸引胡硕,估计也是因为其颜色的特殊吧?平时我们看到的瓷器,都是白色作为底色的,可这一只则是以蓝色作为基调的。

这种瓷器,也就是所谓的洒蓝釉,在明朝的时候就被创造出来,之后停烧,到了清代康熙时期才又恢复生产。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洒蓝釉瓷器呈色稳定,做工精细,很多辅以金彩装饰,也有少量辅以五彩和釉里红装饰。

“有这样的事?”李修珉都瞪大眼睛。

在文趣轩捡漏,那可是大新闻呀!

而且,据他所知,洒蓝釉由于烧造时的工艺复杂,成功率比较低,因此洒蓝釉瓷器在当时也是比较珍稀的一个品种。

假如是真的,几十万都不好意思开口呀!

“什么年代的?”他追问道。

如果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些时期生产的,那就相当值钱的。

清代后期,洒蓝釉瓷器的烧造水平有所下降,胎和釉等方面都无法与清早期的器物相比。

所以,从收藏的角度讲,清代的洒蓝釉瓷器还是以康、雍、乾时期的制品为最佳。

老董脸色再也不淡定,流露出一丝惊慌,连忙认真检查起来。从釉色来看,肯定不是明朝的。

这种瓷器,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明朝的时候,近于藕荷色或支青色,釉面亦欠匀净,色调深浅不一,但所制暗龙纹盘,里为白釉,外以青金蓝釉为地,龙身施淡孔雀绿彩,颇为精致。

而眼前的这一只花瓶,色调均匀,釉面也干净,应该产自清朝之后。

“不是明朝的。”他很肯定地自语道。

胡硕是完完全全的行外人,听了之后,疑问道:“他怎么肯定不是明朝的?”

李修珉扫盲道:“明朝时期的洒蓝釉,由于是吹釉,形成蓝白相间深浅浓淡大小不一的特殊釉面,像天空中飘着的密密麻麻的雪花,又像雪地上洒落的蓝粉,有的光素无纹,有的釉下划暗纹饰。”

“嗯!没错!它不是明朝的。”陆繁点头。

老董接着分析道:“这月影梅花图案,属于康熙时期比较流行的元素,有着康熙年间强烈的特征,瓶底的款识也是康熙时期的。但瓷胎不对呀!”

图案纹饰,是鉴别瓷器年代的重要信息。

各个时代都有一些独特的征状,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在决疑辨伪中就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元代瓷器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色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牙;正德瓷的回文和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书;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这些都表示了突出的时代特征。

“总听你们说瓷器的胎釉,其实都是什么?”胡硕好多专业名词都听不懂。

陆繁跟他解释,所谓的胎,就是瓷器的本体,用泥弄出来,最初始的状态,就是瓷胎。至于釉,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

“胎质不像是康熙年间的。”老董有点糊涂起来。

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一般来说,元代瓷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