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奇认为,通用的目标是要成为全部由一流素质的员工组
成的公司。财务部门的一流素质员工不仅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还
应该积极参与经营,为了在市场中取胜,必须关心商业战略。不
能光注意小数字和预算。一流的工程师应该学会6西格玛方法,
毫不犹豫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追赶新技术。生产部门的一流素质
员工,同样地也应该十分了解6西格玛方法,并且能够经常把握
住顾客的需求,将库存量尽可能地减至最低。一流的销售员,应
该能够明白由6西格玛所产生的附加价值,努力开拓新业务,增
加顾客。
一流素质的员工提供一流的商品与服务,这就是通用的目
标。
在挑选继任者的问题上,韦尔奇有很大的发言权。
韦尔奇承认继任者的问题总是纠缠着他:
这像是一种纠缠。我总在和保罗·弗里斯科讨论这个问题,
即便是我们出去喝一杯的时候。我们总在考虑,比如他能以全局
观点看问题吗?他带来新创意的能力怎么样?我总在考虑这一问
题,而且寻找合适的人选是我现在能为公司所作的最重要的事。
那么他是否已经作了选择?
我不打算披露……当然不行。但这不仅仅取决于我。我会推
荐。无论如何,从外部选人是毫无可能的。你已经看到我身边有
各种人才。我为什么要到别处去找呢?”
1994年6月24日,通用电气对继承者的选择正式开始,其实
领导们很早就已经考虑这件事了。
在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电气,每一位***成功的标志,不仅
是他在职期间为通用电气创下多少业绩,还在于他能否选择一个
优秀的接班人,继续保持通用电气的发展。
1981年,韦尔奇刚刚上任不久,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而丧命,就
将可能的人选写在一张纸上,密封在一个信封里。
1994年,韦尔奇已经59岁了,继任事宜该提上日程了。6月
214日,通用电气公司董事会内的遴选委员会就挑选继任者问题举
行了会议。韦尔奇选出7个人并让他们管理公司的重要业务。
在第一批人选之外,韦尔奇又提出了4个人选,这些人也没有
进入最后的决赛。韦尔奇又再次将公司内引起他注意的13个管
理人员提了出来。这次3个最后的竞争者都名列其中。这同当年
韦尔奇竞选时一样,他当时也不是第一批进入候选名单,但却是最
后的胜出者。
在挑选继任者的问题上,韦尔奇有很大的发言权。
按照当时的情况,2000年11月之后他仍然在位的可能性很
小。通用的董事会也许有充足的理由请他留任,但董事会和韦尔
奇本人都十分坚决地表示遵守通用的惯例,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
官应于65岁时退休。然而,韦尔奇也会偶尔在其离职的问题上显
示出矛盾的心情,就像在1995年《今日商界》(Busioday)的访
谈中所表现的那样:“让我由于年龄问题而离职是毫无理由的,”韦
尔奇说:“我和任何人一样精力充沛。任何人离职的原因应该是他
灵感枯竭了。是的,五年后我将离职,但我离职时仍能产生创意。
到离职那天,我将从这儿消失,而新来的人将按照他的方式行事。”
韦尔奇的言语十分有趣,这反映了韦尔奇对这一游戏的热衷。
韦尔奇的讲话语气像是一名任期将满的国家总统,显然,韦尔奇并
不情愿下台。虽然这些言语能说明一些问题,然而它们却消失于
忙乱之中,也许是因为文章的出版地太远,或是因为没人相信董事
长会在2000年后留任。
当问及他对继任者有何期待及要求时,韦尔奇说,虽然他不能
事先告知谁将人选,但他知道他会挑选何种类型的人:
我希望这个人精力充沛,能激励别人,为他们制定目标,他喜
欢变化而且不会为之吓倒。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