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当今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为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在于抬高粮价;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按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所以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假如叫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粮食必定会多起来。
(宋心昌)
【注释】
(1)食(sì寺)之:给他们吃。“食”作动词用。(2)衣(yì益)之:给他们穿。“衣”作动词用。(3)道:途径。(4)捐瘠(jí吉):被遗弃和瘦弱的人。捐,抛弃;瘠,瘦。(5)不避:不让,不次于。(6)地著(zhuó着):定居一地。《汉书·食货志》:“理民之道,地著为本。”颜师古注:“地著,谓安土也。”(7)廪(lǐn凛):米仓。(8)牧:养,引申为统治、管理。(9)石:重量单位。汉制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10)弗胜:不能胜任,指拿不动。(11)长(zhǎng掌):养育。(12)政:同“征”。虐:王念孙以为当作“赋”。(13)改:王念孙以为本作“得”。(14)倍称(衬)之息:加倍的利息。称,相等,相当。(15)贾(gǔ古):商人。(16)奇(jī基)赢:利润。奇,指余物;赢:指余利。(17)阡陌(qiānmò千莫)之得:指田地的收获。阡陌,田间小路,此代田地。(18)乘坚策肥:乘坚车,策肥马。策,用鞭子赶马。(19)履丝曳(yè业)缟(gǎo搞):脚穿丝鞋,身披绸衣。曳,拖着。缟,一种精致洁白的丝织品。(20)乖迕(wǔ午):相违背。(21)县官:汉代对官府的通称。(22)拜爵:封爵位。(23)渫(xiè谢):散出。(24)损:减。(25)车骑马:指战马。(26)大用:最需要的东西。(27)五大夫:汉代的一种爵位,在侯以下二十级中属第九级。凡纳粟四千石,即可封赐。(28)擅:专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