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第12章 天道

第12章 天道

齧缺问于王倪,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蒲衣子[蒲衣子:虚拟人物]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要人:要结人心],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于于:自得的样子]。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译文:

齧缺去请教老师王倪,问了四个问题,四个问题王倪都说不知道。于是齧缺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把这件事告诉了蒲衣子。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了这种情况吗?虞舜比不上伏羲氏。虞舜心怀仁义以笼络人心,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不过他还是不曾超脱出人为的物我两分的困境。伏羲氏睡卧时宽缓安适,觉醒时悠游自得;他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马,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牛;他的才思实在真实无伪,他的德行确实纯真可信,而且从不曾涉人物我两分的困境。”

--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日中始:虚拟人物]何以语汝?”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经式义度:皆谓法度。义,读为‘仪’],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矰(zeng,一声):系有丝绳用来弋射的短箭。弋(yi,四声):用丝绳系在箭上射飞鸟],鼷鼠**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知?”

译文:

肩吾去见狂人接舆。接舆说:“日中始都跟你说了些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君王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制定法律,人们谁敢不听从教化呢?”接舆说:“这是欺诈虚伪的作风,照这样治理国家的话,就像在大海里凿河,叫蚊子背山一样,根本不可能达到目的。圣人治理天下,哪里只是用法度治理百姓的外在行为呢?他顺从万物的自然真性而后治世,确实是遵循这样的自然之理罢了。况且鸟儿高飞来躲避罗网和弓箭的伤害,老鼠尚且知道藏于神坛之下的洞里,以躲避熏烟挖地的危险,你竟然不知道这两种小东西尚且能避害全身嘛?”

--

天根[天根:虚拟人物]游于殷阳[殷阳:虚拟地名],至蓼水[蓼水:虚拟地名]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圹(kuang,四声)埌(lang,四声):空旷寥阔]之野。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译文:

天根在殷山的南面游玩,来到蓼水河边,碰巧遇上了无名人,天根便虚心向他请教,说:“请问怎么样才能治理天下呢?”无名人说:“走开走开,你这个鄙陋的人,为何问这些令人讨厌的问题呢!我正要跟造物者成为朋友,厌烦了,就乘坐像鸟一样的清虚之气,超脱与六极之外,遨游于虚寂无有的地方,居住在旷荡无垠的世界。你为什么要拿如何治理天下的问题来扰乱我的心绪呢?”

天根又问了无名人一次。无名人说:“你要游心于恬淡之境,使气息与自然冲漠之气合为一体,顺应事物本性而不掺杂私念,天下就可以大治了。”

--

阳子居[阳子居:虚拟人物]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向疾:敏捷如响。向通‘响’]强梁[强梁:强悍果断],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胥:有才智的小吏]易[掌管占卜的小官]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

执斄[斄(li,二声):狐狸]之狗来藉[藉:拘系]。如是者,可比明王乎?”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译文:

阳子居去拜访老聃,问道:“有这样一个人,他动作迅速敏捷、强干果断,洞察事理深入透彻,学‘道’刻苦勤奋,不知疲倦。像这样的人,他能够和英明的君主相比吗?”老聃说:“这样的人在道家的圣人看来,只不过像更换职事的小吏和为工巧所系累的工匠那样,总是形体劳苦而心神不宁。况且虎豹因有美丽的花纹招来田猎,猕猴因跳跃便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