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成语故事 > 第11章

第11章

专横。

高枕而卧

《战国策·魏策一》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张仪为了使齐、楚、燕、赵、韩、魏六**秦,便去游说魏王。

张仪到了魏国,魏王接见了他。他对魏王说:“贵国地方不过千里,士卒不过三十万;既无山川之险,又无丰富的产物。况且魏国地处楚国之北,赵国之南,韩国之东,齐国之西。因此,你亲近其中任何一国,其他三国都可能联合起来向你进攻;你反对其中任何一国,则其他三国也可能联合起来反对你。可见你们的处境十分困难,十分危险。”魏王皱了皱眉头说:“那么先生有什么办法改变我国的处境呢?”张仪故作为难地说:“不好办哪!”他沉思良久才说:“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强大之秦国,则楚、韩两国不敢妄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魏王听说“事秦”,心中十分不悦,但又不好形之于色,只好婉谢道:“先生的意见很好,可惜寡人有些愚蠢,还不敢立刻作出决断,等我和臣子们商量之后,再向先生请教。”张仪听后,便辞魏王而去。

后来人们引“高枕而卧”表示把枕头塞得高高地安安心心地睡觉;现在比喻思想解除武装,放松对敌人的警惕。

割席绝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管宁和华歆是幼年时的同学,感情很好。

有一次,他们俩在菜园中锄草,忽然挖着一块黄金,管宁没有把它放在眼里,锄草如故;华歆不禁动了私心,立刻拾了起来,放在一边。

又有一次,他们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念书,忽然有一个坐着车子的官员路过门外,管宁无动于衷地坐着念书;华歆觉得这个人很阔气,十分羡慕,就放下书本跑出去看。通过这两件事,管宁认为华歆这个人既贪财,又慕荣贵,就不愿再和他做朋友,于是他用刀割断席子,分开座位,并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从此他俩便断绝了友谊。

后来人们称管宁的行为叫“割席绝交”,用以表示朋友之间断绝关系。

更令明号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楚厉王为了有紧急事情时便于号令百姓行动,便设警鼓。凡国家有了紧急情况需要百姓为戌时,便以击鼓为号。

有一次,楚厉王喝醉了酒便击起鼓来,顿时全城百姓大惊。左右的人立即告诉楚王说:“千万不能乱击警鼓,不然就会造成混乱,.失信于民。”可是楚王毫不在乎地说:“我喝醉了酒,击击鼓,不过是和大家开开玩笑而已,这有什么关系呢?”百姓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就各自回家去了。

几个月后,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大击其鼓,可是百姓都认为是闹着玩的,一个也没有来。楚厉王所设的警鼓已失信于民,不能号令百姓行动,于是只得“更令明号而信之”。

韩非子是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人主应当对人民讲信用,后来人们引用“更令明号”来表示重新申明号令.

狗尾续貂

《晋书·赵王伦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汉宣帝的第九个儿子赵王伦,于魏嘉平初年,被封为乐亭侯,后拜为谏议大夫。他与孙季勾结,谋害了太子之后,又制造了个宣帝命他早入西宫的神话。舆论造够之后,就带兵五千自端门而入,僭即帝位。自此以后,他便滥封官爵,不管有功无功,只要投合他心意的人,都一一加官进爵。由于爵位太多,所封官员的帽子上的貂尾就不够了,实在无法,只好用狗尾来代替。当时人们对这种怪现象很不满意,就讽刺地说:“貂不足,狗尾续。”

后来人们把“貂不足,狗尾续”说成“狗尾续貂”,用来比喻把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后面。用来喻事物的前后好坏很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苦伶仃

公元二六三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灭蜀之后,第.二年他的儿子司马炎就废除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为安抚蜀汉十族,便对汉蜀的旧臣采取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征召他们去洛阳任职。时李密在徘徊犹豫之中·决定暂时不去。于是以尽孝祖母为名,写了上武帝的《陈情表》。他在《陈情表》中描写他幼年时的生活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刘日薄西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