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释】
①扁舟:小船。花底:荷花下面。这两句写梦境。
②这两句写梦中因听见急雨打船篷而惊醒过来。
③却是:原来是。跳(tiāo佻)雨:指池中荷叶被急雨所打时的状态。这两句是说并不是雨打船篷,原来是雨打池上荷叶,好象珍珠那样散开去又聚拢来。
【简说】
上片先写午梦,梦中泛舟荡漾在西湖的荷花下,真是满湖烟水满湖飘香。忽然被急雨声惊醒,起初还以为身在船中,雨打船篷。下片接着指出原来身在家中,只见急雨打在荷叶上,如同珍珠般散而复聚,进跳不停,当雨珠聚成一窝而荷叶承受不住时,便如同清波般地泻了下来。这里写的雨打荷叶,活泼而不受拘束。
好事近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①,先到万花川谷②。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③。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④,看十五十六。
【注释】
①诚斋:诗人自名其书室为诚斋。
②万花川谷:乃作者自名其花圃,圃内裁花甚多而名。该圃就在诚斋旁边。
③修竹:竹长而直且排列整齐,称修竹。
④奇绝:最美妙,最美好。
【简说】
这首词是描写月色的,而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历代不乏其佳作。杨万里的这首称得上别具一格。虽然题材极其普通,但作者别具只眼,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清新明快的格调,写出了全新的自我感受,使读者在浑朴、淡泊的感觉中领略到月色的迷人和艺术上的陶冶。
该词的小序点明了赏月的时间、地点及写作缘由。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登临万花川谷赏月之原由。一二两句“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可谓是开门见“月”,直接扣题。本是初秋时节,皓月当空,清辉四照,怎么我的书房里却没有一丝月光呢?原来“先到万花川谷”,引出作者登临万花川谷赏月之情由。三、四两句才写明诚斋无月之由,盖由满院修长翠竹夺爱所致。写月不见月,生疑解惑,构思奇巧,意趣横生。
下片写万花川谷月色之美好。词人来到万花川谷,登高遥望,碧空如洗,明月高悬,朗朗清辉,遍洒人间,令作者眼前顿觉一片纯明如玉,遂由心底赞叹这迷人的月色。词写至此,那美好的月色已跃然纸上,令读者如临其境,不免心旷神怡。而作者却不由此罢笔,而是转而写到,今夜才是十三的夜晚,虽美月如玉,终非赏月最佳之时,而秋光奇绝,还要等到十五、十六日的晚上。这后两句陡然而至,使刚刚满足之心,又产生新的追求,将更新的意境推出词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初读此词,并无奇特之处,亦无艳丽之词,然反复吟诵,**韵味颇浓,意境新奇。平淡的笔墨下创造出的是一个个新奇的艺术境界。正是所谓“兴到自来,不以力构”。难怪人们称赞杨万里“不特诗有别才,即词亦有奇致”。(《历代诗余·词话》引《清续言》)严蕊(一首)
严蕊,字幼芳,南宋时天台(今浙江天台县)军营中的**。极有才华,琴、棋、书、画、歌舞、弹唱俱擅,能诗词,色艺冠一时。朱熹以有伤风化罪把她关押入狱,鞭苔折磨,严蕊不屈。岳霖继任地方官,严蕊作《卜算子》上呈表,对流落风尘的无奈和对自由的向往。岳霖读毕,大为感叹,遂释放了她。
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①,似被前缘误②。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③。去也终须去④,住也如何住⑤!若得山花插满头⑥,莫问奴归处。
【注释】
①风尘:古代称作**生涯为“沦落风尘”。
②前缘:前世的因缘。
③东群:司春之神。又,《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楚辞·九歌》、《汉书·郊祀志》均有东君。此处的东君指日神。
④“去也”句:含意坚信自己应该离开监狱。
⑤“住也”句:含意是在监狱里如何住得下去。
⑥山花插满头:喻指过自由自在的乡间平民生活。
【简说】
这是一首真切感人,令人回肠的佳作。从词的内容看,这是词人狱中之作。作者受尽了侮辱和蹂躏,命运已够不幸,却被道貌岸然的理学家朱熹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关进牢狱,受尽铁窗之苦,对一个弱女子来说,该是何等的痛苦。新任地方官的到来,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