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宋词三百首 > 第31章

第31章

①多景楼:在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

②危楼:高楼。还:通“环”。这句是说在高楼上四面远望。

③此意:指自己登楼远望的用意(即凭借长江形势进取中原)。今古,古往今来。这句是说自己登楼的用意很少有人能够领会。

④鬼设神施:指形势险要不是人工所能办到。

⑤浑:全都。这句是说很多人都认为长江是天设的界限,用来划分南北的疆界。

⑥一水:指长江。

⑦连岗三面:镇江北临长江,东、南、西三面有山岗环绕。

⑧做出争雄势:指这一带临江环山,进可以北上争雄于中原。

⑨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建都于南京。

⑩门户私计:指六朝偏安,统治者为贪图私利而不思进取。这里间接批评了南宋统治者。

王谢:指东晋时以王、谢两姓为主要人物的士大夫们。这三句对东晋士大夫偏安江左后在南京新亭据高望远时只知悲泣表示不屑。

凭却:依靠。河洛:黄河、洛水、泛指中原。腥膻:牛羊的腥臊气。这两句是指依凭长江天险,面不想收复被敌人占领的中原广阔地区(按南宋与金是以淮水为界)。

中流誓:指东晋祖逖于317年统兵北伐,渡江时击楫发誓,表示决心收复中原。见《晋书·祖逖传》。

小儿破贼:指淝水之战时,谢玄等军队击败苻坚,“有驿书至,(谢)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见《晋书·谢安传》。

⑩势成:大势已定。宁:难道。彊:通强。彊对,即对抗之强敌。这句是指南宋一定能收复中原,难道还怕强敌么?

【简说】

本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由于上一年十月高宗去世,反对抗战的阻力有所减退,因此陈亮就抓紧时机,在这年春天来到建康和镇江观察形势,为向朝廷上书寻找具体依据。词中表达了作者坚决主张北伐、反对苟安江左的明确立场,还直接指斥以长江为南北天然分界的谬论。后此一年,诗人杨万里曾以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的身份来到镇江,因为感叹朝廷依赖天险,不自奋发图强,而有“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之句,可说是微婉多讽,慨恨良深。二人所用的手法有所不同,若论针对时势、陈述政见,可说是所见略同。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①。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②。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③。犹未燥、当时生发④。二十五弦多少恨⑤,算世间、那有平分月⑥。胡妇弄,汉宫瑟⑦。树犹如此堪重别⑧。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⑨。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⑩。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注释】

①凭谁说:向哪个诉说?

②几番:几次三番。神奇臭腐:指巨大而频繁的变故。见《庄子·知北游》:“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夏裘冬葛:是说夏天穿皮衣、冬天穿葛衣(夏衣多用葛布制成)。形容事情的颠倒离奇。两句是说作者看够了世事的变化反复、颠倒离奇。

③父老:老一辈人。长安:借指汴京及北方广大陷区。这两句说在沦陷区中饱经沧桑的老人还余下几个?年青的一辈则因未经亡国之初的深重灾难,对誓雪国耻的观念已逐渐淡薄,甚至感到无仇可报。

④生发: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人向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索回失地。拓跋焘大怒说:“我从生发未燥(胎发没干)的时候起,就知道河南是我国土地,难道能让你们随便拿去吗?”见《资治通鉴·宋纪三》。这句是说金统治者更以为中原一带长期以来即是他们的领土。

⑤二十五弦:指瑟,通常有二十五弦。

⑥平分月:把月亮对半分开。指南北分裂。

⑦胡妇:指金国女子。汉宫:指北宋故宫。这两句是说中原旧物被敌人所占用。

⑧树犹如此:东晋桓温北伐时感慨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见庾信《枯树赋》。重别:陈亮与辛弃疾先曾在临安相会过,所以说是又一次分別。这句是慨叹岁月催人老,哪里受得了再经一次分离之苦。

⑨使君,对州郡长宫的尊称。这里指辛弃疾。话头:本为禅宗用语。这里指两人有关**的议论。

⑩妍皮痴骨:古代谚语说:“妍皮不裹痴骨。”妍是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