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害,稍有虚损,遂肆其
毒,甚至如劳瘵杀人,及传尸疰怪,或应声溪鼠之类。而非理之可测者多矣。业医者,不可
不究其所致之本,及治之之法也。
狐惑(共二条)
属性:仲景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
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白、乍黑。蚀于上部则声哑,甘草泻心汤
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愚按∶此仲景云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则可见本非伤寒也。而后世即以狐惑为伤寒者,岂非误乎!
《千金要方》曰∶凡得伤寒及天行热病,腹中有热。又食少,肠胃空虚,三虫行作求食
,蚀人五脏及下部。若齿龈无色,舌上尽白,甚者唇里有疮,四肢沉重,忽忽喜眠,当数看
其上唇内有疮唾血,唇内如粟疮者,心内懊痛闷,此虫在上蚀其五脏;下唇内生疮者
,其人喜眠,此虫在下,蚀其下部。人不能知,可服此蚀虫药,不尔,虫杀人。又曰
∶凡患湿者,多是热病后,或久泻不止,或有客热结在腹中,或易水土,温凉气着,
多生此病。亦有干,不甚泻痢,而下部疮痒。不问干湿,久则杀人。凡湿得冷则苦痢
,单煮黄连及艾叶、苦参之属,皆可用之。若病患齿龈无色,舌上白者,或喜眠烦愦,不知
痛痒处,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晓此者,但攻其上,不以下部为意,下部生虫,虫蚀其肛,
肛烂见五脏便死,烧艾于竹筒熏之。
诸虫方
属性:一、传尸劳瘵未甚者,宜早用神授散。(因二五五)
一、虫内蚀,下部生疮,宜雄黄兑散主之。(因二五七)
一、大孔虫痒方。(因二五八)
一、银朱烟,用治肤腠诸虫,无不神妙。(新因五三)
诸虫论列方
属性:扫虫煎(新和十四)猎虫丸(新攻五)芜荑散(和三一九)追虫丸(攻九七)化虫散(
攻九八)五君子煎(新热六)百顺丸(新攻六)苦楝汤(攻四七)榧子煎(和三二一)甘
草泻心汤(寒二八)温脏丸(新热二四)蟾蜍丸(小一二三)四味肥儿丸(小百十一)理中
汤(热一)理阴煎(新热三)七味肥儿丸(小百十三)温胃饮(新热五)归脾汤(补三二)
九味芦荟丸(小百十五)万应丸(攻九九)遇仙丹(攻五一)木香槟榔丸(攻四九)
论外备用方
属性:圣效方(和三二二寸白虫)妙应丸(攻百杀虫)《直指》芜荑散(和三百二十取
虫)仲景乌梅丸(和三二二胃寒吐蛔)
论饮食诸毒
属性:《风俗通》曰∶禽兽自死者,俱有毒,不可食。鱼无腮者,有毒,腮大者亦有毒。鳖肚
下有红藻纹者,有毒。蟹腹下有毛者,有毒。煮酒初**者,有毒。江南谓之火头酒,饮之
则生痔、溢血。夏月饮食但过宿者,即有毒。夏月酒在铜锡器中过夜,即有毒。铜器盖热食
,气上蒸成汗,滴下食中,即有毒。炊汤过宿,饮之有毒,盥洗则生疥。桃、杏仁,双仁者
毒,能杀人。果未成核者,俱有毒,令人发疮疖。夏秋果熟落地,虫缘者,有毒,人食
之作漏。屋漏水有毒,人食之有胀而死者。用之沐手,则生浸淫之疥,屡验。泽中死水有毒
,饮之令人生瘕。汤池中温泉水不可饮,令人胀闷,惟澡浴可以疏风愈疥癣。盖其泉自硫黄
中出,故温也。患疥者,宜饱食入浴之,连日数次,汗透而愈;体虚者,不可轻浴。
解一切饮食诸毒
属性:芝麻油总能解一切饮食诸毒,不可不知。凡造肴馔,必先用真麻油于净锅熬熟,却下肉
炒过,然后入清水煮之,则并不犯毒。今徽州、池州地方食牛肉,不论春夏,无日不食,惟
制之有方,所以鲜有中毒。但犯一切饮食毒者,即用麻油一二杯饮之,得吐即毒释而无不愈
者。
一、解饮食中毒共有十
五方,俱载古方因阵中,自二百七起至二二一止。
一、善解毒者无如火,盖火能革物之性。
解一切药毒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