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98章 妇人规3

第98章 妇人规3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参附汤(补三七)独参汤(补三五)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举丸

煎(新补十七)大营煎(新补十四)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寿脾煎(新热十六)逍遥饮(

新因一)加味逍遥散(补九三)归脾汤(补三二)养中煎(新热四)苓术二陈煎(新和四)

温胃饮(新热五)胃关煎(新热九)丁香茯苓汤(热六三)理中汤(热一)理阴煎(新热

三)天台乌药散(和三二九)暖肝煎(新热十五)和胃饮(新和五)木香调气散(和四四)

解肝煎(新和十一)化肝煎(新寒十)木香顺气散(和四三)排气饮(新和六)抑扶煎(

新热十一)搜风顺气丸(和三四三)乌药散(和七四)六安煎(新和二)桃仁承气汤(攻四)四磨汤(和五二)廓清饮(新和十三)大厘清饮(新和五)抽薪饮(新寒三)济川煎(新

补二一)小厘清饮(新和十)七气汤(和四七)调经饮(新因四)《良方》交加散(妇百)

决津煎(新因二)通瘀煎(新因五)加减四物汤(妇百十二)失笑散(妇百四)五苓散(

和一八二)玄胡当归散(妇九八)三棱丸(攻三七、六十)荔香散(新因二八)四苓散(和

一八七)夺命丹(妇六五)括痰丸(新和十九)穿山甲散(攻四十)桃仁煎(攻三九)赤

金豆(新攻二)麻仁丸(攻九二)万病丸(妇一四三)熨痞方(攻八八)琥珀膏(外三一七)阿魏膏(外三一二)

阴挺(七七)

属性: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此或因胞络伤损,或因分娩过劳,或

因郁热下坠,或因气虚下脱,大都此证当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如阴虚滑脱者,宜固

阴煎、秘元煎。气虚陷下者,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因分娩过劳气陷者,寿脾煎、归脾

汤。郁热下坠者,龙胆泻肝汤、加味逍遥散。

水杨汤治妇人阴中生物痒痛,牵引腰腹,多由**太过,或因**不遂,或因非理所

为,以致**有伤,名曰阴挺。

金毛狗脊五倍子枯矾鱼腥草水杨根黄连(各一两)

上为末。分四剂,用有嘴瓦罐煎汤,外预以竹筒去节,接罐嘴,引热气熏入阴中,或透

挺上。俟汤温,仍用洗沃之。仍服治挺诸药。

阴肿(七八)

属性:妇人阴肿,大都即阴挺之类。然挺者多虚,肿者多热。如气陷而热者,升而清之,宜清

化饮,如柴胡、防风之属。气闭而热者,利而清之,宜大厘清饮、徒薪饮。肝肾阴虚而热者

,加味逍遥散。气虚气陷而肿者,补中益气汤。因产伤**而肿者,不必治肿,但调气血,

气血和而肿自退。或由损伤气滞,无关元气而肿者,但以百草汤熏洗之为妙。

一方∶治阴中肿痛。用枳壳半斤,切,炒,乘热以帛裹熨之,以消其外;仍用少许乘热

裹纳阴中,冷即易之,不三次愈。

一方∶用小麦、朴硝、白矾、五倍子、葱白煎汤浸洗。

甘菊汤治**肿。用甘菊苗叶不拘多少,捣烂,以百沸汤淋汁熏浸洗之。

阴疮(七九)

属性:妇人阴中生疮,多由湿热下注,或七情郁火,或纵情敷药,中于热毒。其外证则或有阴

中挺出如蛇头者,谓之阴挺;如菌者,谓之阴菌;或如鸡冠,或生虫湿痒,或内溃肿烂疼痛

,常流毒水。其内证则或为体倦内热,经候不调,或为饮食不甘,晡热发热,或为小腹痞胀

,腰胁不利,或为小水淋沥,赤**下。凡治此之法,若肿痛内外俱溃者,宜芍药蒺藜煎为

最佳,或四物汤加栀子、丹皮、胆草、荆芥,或用加味逍遥散。若湿痒者,宜芍药蒺藜煎,

或归脾汤加柴、栀、丹皮。淋涩者,宜龙胆泻肝汤加白术、丹皮。淋涩而火盛痛胀者,宜大

厘清饮,或抽薪饮。肿而坠毒者,补中益气汤加山栀、丹皮。可洗者用百草煎。可敷者宜螵

蛸散、完疮散。

蛇蜕散治妇人阴疮。先以荆芥、蛇床子汤熏洗,挹干敷药。

蛇蜕(一条烧存性)枯矾黄丹蓄本(各一两)硫黄荆芥穗蛇床子(各五钱)

上为细末,香油调搽,湿则干掺。

阴痒(八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