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04章 痘疹诠痘疮3

第104章 痘疹诠痘疮3

烦渴喜水者,乃表里俱热之证,以疮痛而振摇

忍痛而切牙也。此非寒战切牙之属。如热甚而便秘者,宜四顺清凉饮加连翘、木通、金银花之

类主之。

一、筋惕肉似战者,以经络血气为疮所耗,不能荣养肌肉,主持筋脉,故惕惕然肌肉

自跳,然肌肉自动,本非寒战之证也,宜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陈氏曰∶切牙者,齿槁也,乃血气不荣,不可妄作热治。

一、寒战切牙而气喘谵妄,闷乱足冷者,非倒陷即倒靥也,不治。

烦躁(四十五)

属性:烦者,扰扰而烦,躁者,烦剧而躁,合言之,则烦躁皆热也,分言之则烦在阳分,躁在

阴分,烦浅而躁深也。《难知集》曰∶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痘疹烦躁,大非

所宜,若吐利厥逆,腹胀喘促,谵妄狂乱,昏不知人而烦躁者,谓之闷乱,乃不治之证。

一、痘疮以安静为贵,若忽然烦躁多哭,切须详审其故。如别无逆证而忽然若此,是必疮

痛而然,待脓成则痛止而烦亦止矣,不必治之。其或饮食寒热偶有所因而致然者,但当随

证调理之,则无不即安者。

一、痘疮烦躁兼喘者,火毒在肺也,宜人参白虎汤加栀子仁。

一、烦躁多惊者,火在心经也,宜导赤散加栀子、麦门冬,或七味安神丸。

一、痘毒未透,热伏于内而烦躁者,宜六味消毒饮,或兼万氏夺命丹。

一、热甚于内而烦渴热躁者,宜导赤散,或玄参地黄汤加木通、麦门冬,或万氏牛黄清心丸,

或四味消毒饮。

一、邪毒未解,热甚于表而烦躁者,宜柴胡麦门冬散,或羌活汤。

一、痘疮红紫干燥,壮热口渴,谵妄者,退火丹,或万氏牛黄清心丸,或用《良方》犀角地

黄汤。

一、阴虚假热,自利烦躁者,肝肾水亏也,轻则五阴煎,甚则九味异功煎,或陈氏十二味

异功散。

一、吐利不食而烦躁者,脾气虚也,轻则保元汤、温胃饮,甚则九味异功煎,或陈氏十二味

异功散。

一、疮密脓成,营血亏耗,心烦不得眠者,宜三阴煎加麦门冬。如有微火者,宜酸枣仁汤。

一、昼则烦躁,夜则安静。此阳邪盛于阳分也,宜人参白虎汤,或加栀子。如昼则安静,

夜则烦躁者,此阴中之阳虚也,宜三阴煎。如有火邪,亦可加栀子仁。

一、大便干结不通而烦躁腹胀者,四顺清凉饮、当归丸,甚则承气汤。若大便秘结,痘疮

陷伏而烦躁者,百祥丸或承气汤。

喘急(四十六)

属性:喘与气促不同,喘者气粗而壅,壅而急,喘为肺邪有余也;促者气促而短,上下不相接续,

促为肺肾不足也。此二者一实一虚,反如冰炭,若或误治,无不死也,当详辨之。

一、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证,必咳嗽多痰,或鼻塞,或身有微热,或胸满不清,治当

疏散肺邪,宜六安煎,或二陈汤加苏叶主之。若寒邪外闭之甚者,仍宜加麻黄、北细辛之类。

若兼气血不足,而风寒在肺作喘者,惟金水六君煎为最。

一、痰因火动而为喘急者,当以清痰降火为主。若痰涎上壅者,先治其痰,宜抱龙丸、清

膈煎之类主之。

若火上刑肺,肺热叶举,大热大喘者,宜人参石膏汤。若微热作渴,肺燥液衰而喘者,宜人参

麦门冬散。若夏月热甚,火犯肺金而喘者,仲景竹叶石膏汤,或六味竹叶石膏汤。若火伏三焦,

肺胃大肠俱热,胸腹胀,大便秘结而喘者,前胡枳壳汤。

一、喘以气虚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泻而上喘者,必虚喘也。凡小儿喘息,觉在鼻尖

而气不长者,必虚喘也,此实气促,原非气喘。若见此证,急须速补脾肺,或救肾阴,轻则参

姜饮、六气煎,甚则六味回阳饮。若下为泄泻而上为喘促者,急用六味回阳饮,或九味异功

煎,不可疑也。若大便不泻,而或为多汗,或为腹膨,或见痰饮、狂躁,但以阴虚水亏,

气短似喘,而脉气无神者,急宜贞元饮加人参煨姜之类主之。若治喘促用清痰降火等剂而愈甚

者,此必虚证也,速宜改用温补如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