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第110章 新方八阵2

微炒,四两)鹿角胶(炒珠,四两)

菟丝子(制,四两)杜仲(姜汤炒,四两)当归(三两,便溏勿用)肉桂(二两,渐可加至四两)

制附子(自二两,渐可加至五、六两)

上丸法如前,或丸如弹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滚白汤送下,其效尤速。

如阳衰气虚,必加人参以为之主,或二、三两,或五、六两,随人虚实,以为增减。盖

人参之功,随阳药则入阳分,随阴药则入阴分,欲补命门之阳,非加人参不能捷效。如阳虚

精滑,或带浊便溏,加补骨脂酒炒三两;如飧泄肾泄不止,加北五味子三两,肉豆蔻三两,

面炒去油用;如饮食减少,或不易化,或呕恶吞酸,皆脾胃虚寒之证,加干姜三、四两,炒

黄用;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二两,汤泡半日,炒用;如腰膝酸痛,加胡桃肉连皮四两;如

阴虚**,加巴戟肉四两,肉苁蓉三两,或加黄狗外肾一、二付,以酒煮烂捣入之。

五福饮凡五脏气血亏损者,此能兼治之,足称王道之最。

人参(随宜,心)熟地(随宜,肾)当归(二、三钱,肝)白术(炒,一钱半,肺)炙甘草(一钱,脾)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或加生姜三、五片。凡治气血俱虚等证,以此为主。或宜

温者,加姜、附;宜散者,加升麻、柴、葛,左右逢源,无不可也。

七福饮治气血俱虚,而心脾为甚者。

即前方加枣仁二钱,远志三、五分,制用。

一阴煎此治水亏火胜之剂,故曰一阴。凡肾水真阴虚损,而脉证多阳,虚火发热,及

阴虚动血等证,或疟疾伤寒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脉虚气弱,而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者,此

以汗多伤阴,水亏而然也,皆宜用此加减主之。

生地(二钱)熟地(三、五钱)芍药(二钱)麦冬(二钱)甘草(一钱)牛膝(一钱半)丹参(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如火盛躁烦者,入真龟胶二、三钱,化服;如气虚者,间

用人参一、二钱;如心虚不眠多汗者,加枣仁、当归各一、二钱;如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

十粒,或加山药、山茱萸;如见微火者,加女贞子一、二钱;如虚火上浮,或吐血、或衄血

不止者,加泽泻一、二钱,茜根二钱,或加川续断一、二钱,以涩之亦妙。

加减一阴煎治证如前而火之甚者,宜用此方。

生地芍药麦冬(各二钱)熟地(三、五钱)炙甘草(五、七分)知母地骨皮(各一钱)

水二钟,煎服。如躁烦热甚便结者,加石膏二、三钱;如小水热涩者,加栀子一、二钱

;如火浮于上者,加泽泻一、二钱,或黄芩一钱;如血燥血少者,加当归一、二钱。

二阴煎此治心经有热,水不制火之病,故曰二阴。凡惊狂失志,多言多笑,或疡疹烦

热失血等证,宜此主之。

生地(二、三钱)麦冬(二、三钱)枣仁(二钱)生甘草(一钱)玄参(一钱半)黄连(或一、二钱)

茯苓(一钱半)木通(一钱半)

水二钟,加灯草二十根,或竹叶亦可,煎七分,食远服。如痰胜热甚者,加九制胆星一

钱,或天花粉一钱五分。

三阴煎此治肝脾虚损,精血不足,及营虚失血等病,故曰三阴。凡中风血不养筋,及

疟疾汗多,邪散而寒热犹不能止,是皆少阳、厥阴阴虚少血之病,微有火者,宜一阴煎;无

火者,宜此主之。

当归(二、三钱)熟地(三、五钱)炙甘草(一钱)芍药(酒炒,二钱)枣仁(二钱)人参(随宜)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呕恶者,加生姜三、五片;汗多烦躁者,加五味子十四粒

;汗多气虚者,加黄一、二钱;小腹隐痛,加枸杞二、三钱;如有胀闷,加陈皮一钱;如

腰膝筋骨无力,加杜仲、牛膝。

四阴煎此保肺清金之剂,故曰四阴。治阴虚劳损,相火炽盛,津枯烦渴,咳嗽吐衄多热等证。

生地(二、三钱)麦冬(二钱)白芍药(二钱)百合(二钱)沙参(二钱)生甘草(一

钱)茯苓(一钱半)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如夜热盗汗,加地骨皮一、二钱;如痰多气盛,加贝母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