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白术(一两)

用酒三盏,煎一盏,不拘时频服。不能饮酒者,以水代之。

(《仲景》)五苓散治暑热烦躁,霍乱泄泻,小便不利而渴,淋涩作痛,下部湿热。

白术猪苓茯苓(各七钱半)肉桂(五钱)泽泻(一两二钱半)

古法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日三服。今法以水煎服。

加减五苓散治湿热黄胆,小水不利。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加茵陈各等分。

加味五苓散治湿胜身痛,小便不利,体痛发渴。此太阳经解表渗利之剂,治风湿、寒湿药也。

即前五苓散加羌活。

(《金匮》)茵陈五苓散治黄胆。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上和匀,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柴胡茵陈五苓散治伤寒、温湿、热病发黄,小便赤黑,烦渴发热。此以汗下太早,湿

热未除,以致遍身发黄,尝用此治之甚效。

五苓散(一两)加茵陈(半两)车前子(一钱)木通柴胡(各一钱半)

上分二服,用水一钟半,灯草五十茎,煎服。连进数服,小便清利而愈。因酒后者,加干葛二钱。

四苓散

即前五苓散去肉桂。

(仲景)猪苓汤治伤寒下后,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病下利,咳而呕

,渴,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尽,服七合,日三服。

茯苓汤治湿热泄泻,或饮食泄泻。

茯苓白术(炒,各五钱)

上用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药等方,名白术散。

胃苓汤治脾湿太过,泄泻不止。

陈皮浓朴甘草苍术白术茯苓泽泻猎苓肉桂(各等分)

每服五、六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服。

橘半胃苓汤治呕吐泄泻,胀满不下,食不知味。

橘红半夏(制,各一钱)苍术(米泔浸炒)白术(炒)浓朴炙甘草人参茯苓泽

泻茅根(各二钱)姜汁(数匙)

水二钟,煎一钟,入姜汁再煎一、二沸,陆续饮之。

柴苓汤治身热烦渴泄泻。

白术茯苓泽泻柴胡猪苓黄岑

上水煎服。

加减柴苓汤治诸疝。此和肝肾、顺气、消疝、治湿之剂。

柴胡甘草半夏茯苓白术泽泻猪苓山栀(炒)山楂荔核(煨,各等分)

上咀。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

《局方》真人养脏汤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如脓血、鱼脑,里急后重,

脐腹痛;或脱肛坠下,酒毒便血,并治之。

人参当归诃子肉豆蔻(面煨)炙甘草木香(各一钱)芍药白术(各三钱)肉桂(五

分)粟壳(蜜炙,二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脏寒者,加附子一钱。

《良方》草果散治中寒泄泻,腹痛无度。

浓朴(姜汁炒,二两)肉豆蔻(面煨)草豆蔻(煨,各十个)

上每服三钱,姜、水煎服。

《经验》大橘皮汤治湿热内甚,心腹胀满,水泻,小便不利。

橘皮槟榔(各一钱)滑石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各二钱)官桂甘草(各五分)

水一钟半,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消食导气饮治凡遇气怒便作泄泻,此必因怒挟食所致。其有脾土本虚,不胜肝气者,

此方主之。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川芎半夏青皮陈皮枳实香附神曲砂仁木

香上酌虚实增减用

水一钟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秘传斗门方治毒痢脏腑撮痛,脓血赤白,或下血片,日夜不息,及噤口恶痢,里急后

重,全不进食,久渴不止,他药不能治者,立见神效。

干姜(炒,四钱)粟壳(蜜炙,八钱)地榆甘草(炙,各六钱)白芍药(炒,三钱)黑豆(炒

,去皮,一两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