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或清米饮调服。

《宝鉴》平胃地榆汤治邪陷阴分,则阴结便血。

陈皮浓朴苍术甘草地榆人参白术当归芍药升麻干葛茯苓神曲

干姜(炒)香附(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钱,加姜、枣煎,空心服。

(海藏)愈风汤一名举卿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脉紧急,产后或汗后搐搦。

荆芥穗(为细末)

上先炒大豆黄卷,以酒沃之,去黄卷取净汁,调前末三、四钱服之。轻者一服,重者二

、三服即止。气虚者忌服。童便调亦可。

《局方》小乌沉汤治气逆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炙甘草香附(醋炒,四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除湿和血汤治阳明经湿热虚陷,便血腹痛。

当归身(酒拌)牡丹皮生地黄熟地黄黄(炙)炙甘草(各一钱)白芍药(钱半)生

甘草升麻陈皮秦艽苍术肉桂(各五分)

水二钟,煎八分,空心,候宿食消尽热服。

驱疟饮治诸疟久疟不愈者。

草果青皮陈皮人参茯苓半夏(制)浓朴苍术(炒)槟榔白术甘草(各一

钱)良姜(五分)

水二钟,枣二枚,乌梅一个,煎八分,食远服。

祛疟饮三发后,火盛气强者,可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贝母(去心)紫苏(各一钱)橘红山楂肉枳实(各钱半)槟榔(八分)柴胡(七分)甘草(

炙,三分)知母(去毛净,盐酒炒过,五钱)

上用水二钟,煎一钟,又将滓再煎,至八分,并一处,露过宿,临发日早温服一半,未

发前一时许再温服后半。

截疟饮《史崇质传》云∶得之四明胡君,屡试屡验。

黄(炙,一钱六分)人参白术白茯苓橘红砂仁草果五味子(各一钱)甘草(七

分)乌梅(三枚)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一钟,温服。

《济生》万安散治一切疟病之初,邪盛气壮者,进此药以逐邪取效。若气虚胃弱及**,皆不宜用。

苍术浓朴(姜炒)陈皮槟榔常山(酒浸)甘草(炙,各一钱半)

上咀。水一钟半,煎八分,露一宿,临发早,温服。忌热物。

《济生》鳖甲饮子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鳖甲(醋炙)川芎黄草果仁槟榔白术橘红白芍药甘草浓朴(制,等分)

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七分,温服无时。

《济生》清脾饮治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浓朴(制)青皮白术草果仁柴胡茯苓黄芩半夏甘草(各等分)

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姜三片,枣一枚,未发前服。忌生冷、油腻。寒多者,可加

肉桂;热多者,可加黄连。

《局方》草果饮治诸疟通用。

草果川芎白芷苏叶青皮陈皮良姜炙甘草

上等分,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温服,留滓服并煎。当发日,进

三服,不以时。加姜煎,亦治寒疟。

《简易》七宝饮治一切疟疾,不拘寒热,鬼疟、食疟。

常山草果槟榔浓朴(姜制)青皮陈皮甘草(各一钱)

上用酒、水各一钟,共煎一钟,将滓亦如前再煎一钟,各另放,俱露一宿,至次日当发

清晨,面东先服头服,少顷,再饮二服,大有神效。

《简易》四兽饮治诸疟,和胃消痰。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减半)陈皮半夏草果乌梅(各等分)大枣(三枚)生姜(五片)

上咀,以盐少许,腌食顷,湿纸浓裹,慢火煨香熟,每服四、五钱,水一钟半,

煎七分,温服。

《局方》常山饮治疟疾发散不愈,渐成痨瘵。

知母常山草果乌梅肉(各一斤)良姜(二十两)炙甘草(一斤)

上咀。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丹溪)截疟丹

雄黄(一两)人参(五钱)

上为末,于端午日用粽子尖丸,桐子大。每服一丸,发日早,面东,井**吞之。忌诸热味。

《集成》截疟常山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