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第112章 古方八阵2

治胃热呕吐。

半夏(姜汁制)干葛(各三钱)甘草(二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姜三片,竹茹一弹许,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温服。

橘皮竹茹汤治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者。

人参竹茹橘红(各二钱)甘草(炙,一钱)

水一钟半,生姜五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二汁饮治反胃。

甘蔗汁(二分)姜汁(二分)

二味和匀,每温服一碗,日三服则吐止。

(东垣)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痰逆呕吐,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颤摇,饮食减

少,小便不利。

人参白术茯苓砂仁白豆蔻葛花(各一钱)青皮陈皮猪苓泽泻(各七分)神

曲木香(各五分)

水二钟,生姜五片,煎七分,食远稍热服。取微汗,酒病去矣。或为末,姜醋汤调服二、三钱亦可。

《金匮》猪苓散治呕吐,病在膈上,思水者。

猪苓茯苓白术(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大全》人参散治脾胃虚寒,霍乱吐泻,心烦腹痛,饮食不入。

人参当归浓朴橘红(各二钱)干姜(炮)炙甘草(各五分)

加枣一枚,水煎服。

《澹寮》六和汤治夏秋暑湿伤脾,或饮冷乘风,多食瓜果,以致客寒犯胃,食留不化

,遂成痞膈霍乱呕吐,及广南夏月瘴疾寒热等证。

半夏人参炙甘草砂仁杏仁(各一钱)赤茯苓扁豆(炒)藿香木瓜(各二钱)

上咀。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一方有白术、香薷、浓朴各一钱,名六和半夏汤。

《良方》丁香散治藿乱呕吐不止。

丁香(五分)藿香枇杷叶(拭去毛,各二钱)

上咀。水一钟半,姜一片,煎六分,热服。

《局方》丁香半夏丸治胃寒呕吐吞酸。

丁香(一两)红豆(炒)半夏(制)白术(炒,各二两)陈皮(三两)

上为末,姜汁打糊丸,胡椒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汤下。

《局方》半夏丁香丸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呕吐恶心,吞酸噫腐,心腹痞满,不思饮食。

肉豆蔻丁香木香藿香人参陈皮(去白,各二钱)半夏(制,三两)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和剂》大七香丸治脾胃虚冷,心膈噎塞,渐成隔气,及脾泄泻痢,反胃呕吐。

香附(二两)麦芽(炒,一两)砂仁藿香官桂甘草陈皮(各二两半)丁香(三两半)甘

松乌药(各六钱半)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嚼啐,盐酒、盐汤任下。忌生冷、肥腻。

《良方》许仁则半夏丸治胃冷呕逆不食。

半夏(洗去滑,一斤)小麦面(一斤)

上水和丸,弹子大,水煮熟。初服四、五丸,二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间服之。

(万氏)定喘汤治诸喘久不愈。按此方必风痰在肺者乃可用,他则忌之。

白果(三七枚,去壳切碎,炒)款冬花桑白皮(蜜炒)麻黄制半夏(各三钱)苏子(二钱)

黄芩(微炒)杏仁(各钱半)甘草(一钱)

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次服。不拘时,徐徐饮。

歌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喘最难当。麻黄桑杏寻苏子,白果冬花用更良,

甘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百沸不须姜。病患遇此仙丹药,服后方知定喘汤。

《局方》人参定喘汤治肺气上喘,喉中有声,坐卧不安,胸膈紧痛,及治肺感寒邪,咳嗽声重。

人参麻黄阿胶半夏曲五味子粟壳甘草(各八分)桑白皮(钱半)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良方》百合汤治肺气壅滞,咳嗽喘闷,多渴,腰膝浮肿,小便淋沥。

百合赤茯苓陈皮桑白皮紫苏大腹皮枳壳马兜铃人参猪苓炙甘草麦冬(各一钱)

上分二服。每服水一钟半,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局方》五虎汤治风寒所感,热痰喘急。

麻黄(七分)细茶(八分)杏仁(去皮尖,一钱)石膏(一钱半)甘草(四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