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6章 古方八阵6

第116章 古方八阵6

,手足厥冷,阴盛阳衰等证。

荜茇肉桂(各四两)干姜(炮)良姜(各六两)

水煮面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米饮下。

《元戎》大已寒丸治诸沉寒冷秘等证。

吴茱萸官桂干姜良姜乌头附子

上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空心食前,日二服。无所忌。

(海藏)巳寒丸此丸不僭上而阳生于下。治阴证服四逆辈,胸中发躁而渴者,或数日大

便秘,小便赤涩,服此丸,上不燥,大小便自利。

肉桂附子(炮)乌头(炮)良姜干姜芍药茴香(各等分)

上为末,米糊丸,桐子大。空心温水下五、七十丸,或八、九十丸,食前亦可。酒醋糊

丸亦可。海藏云∶已寒上五味虽热,以芍药、茴香润剂引而下之,阴得阳而化,故大小便自

通,如得春和之阳,冰自消矣。

十补丸治肾脏虚冷,面黑足寒,耳聋膝软,小便不利等证。

附子(炮)五味(各二两)山药山茱萸丹皮桂心鹿茸(制)茯苓泽泻(各一两)

炼蜜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盐汤下。

《百选》十补丸治小肠寒疝。

附子(一大枚,制)胡芦巴木香巴戟天川楝肉玄胡索官桂荜澄茄大茴香

破故纸(炒,各一两)

上为末,酒煮糯米粉糊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空心酒下五十丸。

《集成》神应散治寒疝诸疝,心腹痛不可忍,散气开郁。

玄胡索胡椒小茴香(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

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如加生姜,亦须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丹溪)肾气丸治诸疝痛。

小茴香(炒)破故纸(炒)吴茱萸(盐炒,各五钱)胡芦巴(七钱半)木香(三钱半)

上为末,萝卜汁丸,桐子大。盐汤下五、七十丸。

《百选》胡芦巴丸治小肠气蟠肠气,奔豚,疝气,偏坠阴肿,小腹有形如卵,上下

来去,痛不可忍,或绞结绕脐攻刺,呕吐者。

胡芦巴(炒,一斤)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六两)川楝子(炒,十八两)茴香(二

十两)吴茱萸(汤浸七次,炒,十两)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下。

(东垣)丁香楝实丸治寒疝气血留滞。

当归(酒洗)附子(炮)川楝肉茴香(各一两)

以上咀,用好酒三升同煮,酒尽焙干为末,每药末一两,入没药,丁香、木香

(各五分)全蝎(十三个)玄胡索(五钱)。

上俱为末,拌匀,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加至百丸,空心温酒送下。

苦楝丸治奔豚小腹痛,神效。

川苦楝子茴香(各二两)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上三味,用酒三升,同煮尽为度,焙干为末,每药末一两,入玄胡索(二钱,一作五钱)

全蝎(十八个,炒)丁香(十八粒。)

俱为末,和匀,酒糊丸,桐子大。温酒下五十丸,空心服。如痛甚,煎当归酒下。

《良方》三层茴香丸治肾与膀胱俱虚,邪气搏结不散,遂成寒疝,脐腹疼痛,阴丸偏

大,肤囊壅肿,有妨行步,或瘙痒不止,时出黄水,浸成疮疡,或长怪肉,或外肾肿胀,冷

硬如石,日以渐大,须温导阳气,渐退寒邪,补虚消疝,暖养肾经。凡一应小肠气寒疝之疾

,久新不过三料。

第一料∶

舶上茴香(用盐半两,同炒焦黄,和盐秤用一两,连下共重四两)川楝子(炮,去核)

沙参(洗)木香(各一两。)

上为细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下,日三服。小病一料

可安,病深者,一料才尽,便可用第二料。

第二料∶

如前方加荜茇(一两)槟榔(五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