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16章 古方八阵6

第116章 古方八阵6

子大。每服五丸,冷酒送下,不拘时。

《局方》温中化痰丸治停痰留饮。

陈皮青皮良姜干姜(等分)

上为细末,醋煮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宝鉴》温胃化痰丸治膈内有寒,脾胃伤饮,胸膈不快,痰涎不已。

半夏(制,三两)白术陈皮干姜(炮,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糊丸,桐子大。姜汤下二十丸。

《局方》倍术丸治五饮吞酸等证。一曰留饮,停水在心下;二曰饮,水在两胁

;三曰痰饮,水在胃中;四曰溢饮,水溢在膈;五曰流饮,水在胁间,沥沥有声,皆由饮水

过多,或饮冷酒所致。

白术(炒,二两)桂心干姜(炒,各一两)

上为末,蜜丸。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加至三、五十丸,食前服。

《发明》丁香半夏丸治心下停饮冷痰。

丁香半夏(制,各一两)人参干姜(炮)细辛(各五钱)槟榔(三钱)

上为细末,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局方》丁香五套丸治胃气虚弱,三焦痞塞,不能宣行水谷,故痰饮聚结,呕吐恶心

,胀满不食。

丁香木香青皮橘红(各半两)白术茯苓良姜干姜(各一两)南星(制)半夏(

制,各二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温汤下。

《三因》复元丹治脾肾虚寒,发为水肿,四肢虚浮,心腹坚胀,小便不通,两目下肿。

附子(炮,二两)南木香(煨)茴香(炒)川椒(炒出汗)浓朴(制)独活白术(炒)

橘红吴茱萸(炒)桂心(各一两)泽泻(一两半)肉豆蔻(煨)槟榔(各半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紫苏汤不拘时送下。

(薛氏)加减金匮肾气丸方在补阵。治脾肾阳虚,不能制水,为肿为胀。

《济生》实脾散治**发肿,宜先实脾土。

附子(制)炮干姜浓朴木香大腹皮草果仁木瓜(各钱半)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严氏)实脾散

即前方加白术、茯苓。

《简易》腹胀方

凡肚腹胀满不能用药者,以独蒜煨熟去皮,绵裹纳下部中,冷即易之。又治关格胀满,

大小便不通,亦用上法,气立通。又方∶用生姜如指大一块,煨熟,以绵裹乘热纳下部中,冷即易之。

丁香止痛散治心痛不可忍。

丁香(半两)良姜(二两)茴香(炒)甘草(各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沸汤点服。

胜金散治卒心痛。

桂枝玄胡索(炒)五灵脂当归(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陈皮汤送下。

《良方》铁刷散治心脾积痛,妇人血气刺痛,酒病恶心,肠滑泄泻。

良姜(炒,二两)茴香(炒七钱)苍术(制)甘草(炙,各二两八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姜、盐汤调下。

《局方》蟠葱散治男妇脾胃虚冷,滞气不行,攻刺心腹,痛连胸胁,膀胱小肠寒疝气

疝,及妇人血气刺痛。

苍术(米泔浸,切)炙甘草(各八钱)三棱(煨)蓬术(煨)茯苓青皮(各六钱)丁皮

砂仁(去壳)槟榔(各四钱)延胡索(三钱)干姜(炒)肉桂(各二钱)

上每服五钱,水一盏,入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热服;或为末,用葱汤调服二、三钱。

《宝鉴》沉香桂附丸治中气虚寒,饮食不美,阴盛阳虚,脏腑积冷,心腹疼痛,胁肋

膨胀,腹中雷鸣,便利无度,面色不泽,手足厥冷,及下焦阳虚,疝气疼痛不可忍,腰屈不

能伸,喜热熨稍缓等证。

附子(炮,去皮脐)川乌(制同)沉香肉桂干姜(炮)良姜(炮)茴香(炒)吴茱

萸(泡,各一两)

上为末,醋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米饮下,日二服。忌生冷。

椒附丸治小肠虚冷,小腹痛,小便频而清白。

椒红(炒)附子(炮)龙骨桑螵蛸(炙)山茱萸鹿茸(酒蒸,焙,各等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