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21章 外科钤古方

第121章 外科钤古方

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

香附饼(百十九)治瘰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毒大小作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

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

神效桑枝灸(百二十)治发背不起,或瘀肉不溃,此阳气虚弱。用桑枝燃着,吹熄其焰,

用火灸患处片时,日三五次,以助肿溃。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四畔。其阴疮瘰,流注

疮,恶疮久不愈者,亦宜用之。大抵此法,未溃则解热毒,止疼痛,消瘀肿,已溃则补阳气,

散余毒,生肌肉。若阳证肿痛,甚或重如负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内消;其日久者用之,

虽溃亦浅,且无苦楚。惜患者不知有此,治者亦不肯用此也。

神效葱熨法(一二一)治流注结核,骨痈鹤膝,肢体肿块,或痛或不痛。或风寒袭于

经铬,流注肢体,筋挛骨痛。或跌扑损伤,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或先用隔蒜灸法而余肿未消,

最宜用熨,以助气血而行壅滞,其功甚大。用葱头钿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冷即易之,再或热

熨数次,肿痛即止,其效如神。或用葱煎汤,熏洗伤处亦妙。或用葱一大把,束其数节,切为

薄饼置患处,用热物熨之,或铺艾灸之亦可,必易饼多熨为妙。

神仙熏照方(一二二)

雄黄朱砂血竭(真者)没药(各一钱)麝(二分)

上五味,研细末,用棉纸卷为粗捻,约长尺许,每捻中入药三分裹定,以真麻油润透,

点灼疮上。须离疮

半寸许,自红晕外圈周遭徐徐照之,以渐将捻收入疮口上,所谓?外而内也。更须将捻猛

向外提,以引毒瓦斯,此是手法。此药气从火头上出,内透疮中,则毒随气散,自不内侵脏腑。初

用三条,渐加至五七条,疮势渐消,可渐减之,熏罢随用后敷药。

广陵李杜云∶背疮所患,惟内攻与外溃耳。证属火毒,酝酿斯成,不能外散,势必内攻,

不能中出,势必旁溃。医者往往以凉药围解,多罹此二患。又阴疮不起发者,止有隔蒜灸一法,

然亦未见凿凿取效。此方初用药捻熏照,以火引火,毒瓦斯外散,后用药敷围,追脓止痛,毒从

孔窍及疮顶中出,可免旁溃矣。阴疮一照,即起红晕,状如蒸饼,变为阳证,可保无虞,此

其奇中大略也。照法日每一次,初次用捻三根或四根,次日用四根或五根,再次渐至六七根

止,大率看疮轻重,酌捻多寡。重者不过六七日,腐肉尽化为脓,从疮口中陆续涌出,新肉如

石榴子累累而生,此时不必再照。围药终始如一,随疮势大小,渐渐收入。照围后不可听

医用膏药贴盖,以致毒瓦斯怫郁,止剖葱叶量疮口贴之。凡照时先须用猪蹄煎汤,澄清洗去围药。

如法熏照,待疮势大愈,肉生将满,始可用生肌散,或护以太乙膏,平复后膏药犹不可离,此

其始末细微也。内服者,大要不出十宣散、护心散等方,最忌寒凉,恐伤胃气。此疮由恼

怒郁结浓味所致,受病以年计,愈久则愈甚也。调摄之法,非惩忿窒欲,清散托里,治以前方,

即卢扁复生有望而走耳。又前方初止治背疽,其后一切肿毒无不牧功,盖法无定则,医贵变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余不佞善病,故留心方术,然未经累验,不轻授人。此一方初验于

化南,再验于陈大参景山,及范中翰舍初,其他证亦曾用以推展,皆应手取效,辄赘其详于此。

其传则道人孙氏,今大播广陵,余先慈赖以保安者廿年云。

池阳来阳伯云∶王孝廉良甫为余言,广陵人有善神灯照者,疗渠发背神良,已求得其

禁方矣,余识之。已西岁余客广陵,偶肿比于股,招所谓善疗者照之,不脓得愈。又馆友

胡含素患发背,大如覆盂,神懵

懵愦矣,延疡医至,束手,待肉腐糜方可用膏,徐长肌肉。问其术曰至此,问其候曰百日。

果如其说,则含素将成乌有矣。遂急同弟辈求得前方刻本,按法治之。一日痛止,二三日神清,

如脱桎梏,释重负,肉肿如盂者日缩而小,并未尝腐糜也。不月余脓尽,爽然起矣。奇矣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