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景岳全书 > 第121章 外科钤古方

第121章 外科钤古方

大便秘涩。

梅仁(九个,去皮尖)大黄(炒)牡丹皮芒硝犀角(镑,各一钱)冬瓜仁(三钱,研)

上水煎,入犀角末服。

大黄汤(一六七)一名牡丹皮汤。专治肠痈小腹坚肿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

赤微肿,小便频数,汗出憎寒,其脉沉紧,脓未成者,急服之。

牡丹皮栝蒌仁(各三钱)桃仁(去皮尖)大黄(煨)芒硝(各二钱)

水二钟,煎一钟。食前服。本方去栝楼,即名大黄牡丹汤,立斋曰∶此方乃行血破血之剂也,如

发热自汗

恶寒,小腹作痛,小便如淋,脉未数者有效。丹溪曰∶小腹肿痞,按之痛,小便如淋,或自

调,发热身无汗,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宜下之,当有血,此结热所成也,故《金匮》

用大黄利之,即此方也。若无前证,恐不宜用。其有脉滑数,腹内胀痛,或时时后重,而

脓已下,宜用八味排脓散、蜡矾丸,及托里之药。

射干汤(一六八)治胃脘痈吐脓血。

射干(去毛)山栀仁赤茯苓升麻(各一钱)白术(五分)赤芍药(一钱半)

上水煎服。

槐花散(一六九)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炒)熟地黄青皮白术(炒)荆芥穗当归身(酒拌)升麻(各一钱)川芎(四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下。水煎服亦可。

除湿和血汤(百七十)方在和阵二一九。治阳明虚陷,湿热便血腹痛。

夏枯草汤(一七一)治瘰马刀,已溃未溃,或日久漏者。

夏枯草(六两)

水二钟,煎七分,去。食远服。此生血治瘰之圣药,虚甚者,当煎浓膏服,并涂患处,

多服益善,兼十全大补汤加香附、贝母、远志尤善。

必效膏(一七二)治瘰气血尚无亏损,核不愈,内服此药,外以针头散腐之。

若气血虚者,先服益气养营汤数剂,后服此药。服后毒尽下,再服煎汤数剂。

南硼砂(二钱半)轻粉(一钱)麝香(五分)巴豆(五个,去膜)白槟榔(一个)

斑蝥(四十个,去头翅,同糯米炒)

上同为极细末,取鸡子二个,去黄用清调药,仍入壳内,以湿纸数重糊口,入饭甑蒸熟,

取出曝干研末。虚者每服半钱,实者一钱,用炒生姜酒、或滚汤于五更调服。如觉小腹痛,

用益元散一服,其毒俱从小便出。胎妇勿饵。疮毒去后,多服益气养营汤,疮口自合。

此药斑蝥、巴豆似为峻利,然巴豆能解斑蝥之毒,用者

勿畏。予于京师遇一富商,项有痕一片颇大,询其由,彼云因怒而致,困苦二年,百

法不应,忽有方士与药一服即退,二三再服顿退,四服而平,旬日而痊,以重礼求之,乃是

必效散,因修合济入,无有不效。丹溪亦云,必效与神效栝蒌散相兼服之,自有神效,常以

二剂兼补剂用之,甚效,故录之。但此药虽云峻利,然毒之深者,非此不能解,故宜用之。

惟血气虚者不可用,恐其有误也。又一道人治此证,用鸡子七个,每个入斑蝥一枚,饭上

蒸熟,每日空心食一个,求者甚多。考之各书瘰门及《本草》亦有之,然气血虚者

恐不能治也。

射干连翘散(一七三)治寒热瘰。

射干连翘玄参赤芍药木香升麻前胡栀子仁当归甘草(各一钱)大黄(二钱)

水煎。食后服。

如神散(一七四)治瘰已溃,瘀肉不去,疮口不合。

松香末(一两)白矾(三钱)

为末。麻油调搽,干掺亦可。

遇仙无比丸(一**)治瘰未成脓,其人气体如常,宜服此丸。形气觉虚者,宜先

服益气养营汤,待血气少充,方服此丸,核消后,仍服前汤。如溃后有瘀肉者,宜用针头散,

更不敛,亦宜服此丸,敛后再服前汤。

白术(炒)槟榔防风黑丑(半生半炒取头末)密陀僧郁李仁(炮,去皮)

斑蝥(去足翅,用糯米同炒,去米不用)甘草(各五钱)

为细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煎甘草槟榔汤下。服至月许,觉腹中微痛,

自小便中取下毒如鱼目状,已破者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