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旭日 > 第9节 将计就计

第9节 将计就计

世民登基未久,挥师长安便出自她与康苏密的主意。因此李世民对她恨之入骨。

李世民道:“朕去了心中一块石头,该好好的庆祝一下,你传朕旨意,朕要在玄武门设酒宴五天,与诸臣同贺,同时大赦天下,除十恶之囚犯外,都让他们回家去吧,没有过上年,总还可以过过元宵节吧?”

房玄龄虽觉得这场仗意义重大,但并未伤及突厥主力,但见李世民如此高兴,又情知当日渭桥之盟是何等狼狈,便不再出言扫皇上的兴致,跪倒道:“臣受旨,自去准备。”李世民喃喃道:“只不知李绩大军是否已赶到白道城,及时截住颉利?”就在李世民接到李靖战报的时候,李绩已经在白道城大败突厥。

白道是黄河河套东北通往阴山以北的交通要冲,只是一个小镇,但由于商旅往来,亦渐渐繁华。由于白道是通往阴山以北的必经之地,所以李绩与李靖后,亦如此告诉他,也是因为如此,苏定方一眼便看出李绩大军应已经开到这里。

颉利可汗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下令全速撤退。岂知沿途之上,不断有被唐军其他诸路击溃的部落携老带幼,举族来投。带上他们速度还能快到哪里去?等颉利可汗赶到白道的时候,李绩已经布置好了包围圈。

战斗刚一打响便见了分晓。李绩以逸待劳,士气高涨,颉利诸军是新败之师,加之仓皇逃出,又有大量牧民随行。颉利手下两万精锐护着他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冲进了绵延的阴山山脉,而五万余各部落平民就扔在了战场上。

李绩命令不许骚扰平民,若士兵逃入牧民堆中则停止进攻,半日之后抵抗停止,一名老酋长率这五万平民及士兵向李绩投降。

李绩没有追击颉利,而是命令原地扎营,等待与李靖会合。

颉利逃过阴山山口,在保铁山驻下大帐,几日来,从各地逃来的牧民口中颉利了解到,李世民至少派出了四路军马,各地赴定襄援救的军队无不受到阻击。果然,在保铁山驻扎后几天时间,便有两万余残兵汇集,但无不盔甲不全,粮草难济,颉利逐一清点,知道突厥各部落也只有这几万人了,突利确已投唐,这一下使他实力锐减。执失思力夜见颉利,请示反攻在计。颉利长叹道:“我们流动作战,以战养战,不注意屯集粮草,如今,李世民趁冬天来进攻,又把我们从部落所在地一一赶出来,正是为了不让我们得到粮草的补充,如今反攻,谈何容易?”

执失思力含泪道:“我身为叶护,未注意这军国大计,请大汗治罪。”颉利可汗道:“治什么罪,我们逐水草而居,此乃千年不变之习性,高筑墙,广积粮那一套,我们从不放在心上,这又岂是你一人之错?”

执失思力道:“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请大汗明示!”

颉利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上贡,求和,罢战。”执失思力轻呼道:“大汗,那怎么行?我们还有近五万士兵,唐军分兵数路,我们大可一一击破,逐个吃掉他们。”颉利摇摇头,惨笑道:“太迟了!如果在他们进军之初我们就定下这个战术,形势可能与今天相反,但如今我们空有这四万多人,粮草,兵器都不足,在这天寒地冻之时,他们只要坚守不出,就足以耗垮我们。我们不如先降唐,等开春后,水草丰足,战马缓过精神,再攻入中原,逐郡扫荡!”

执失思力磕了个头,刚要起身离开,颉利叫住他,说道:“突利、康苏密已投大唐,米形被杀,如今我的心腹重臣只有你一人了!无论成与不成,只要你能平安回来,我就满意了!”

执失思力拜伏在地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道:“臣万死不足以报大汗重恩,只望大汗多多保重。”说完起身而去。

颉利低声道:“想不到我颉利也有今天!”一滴英雄泪从眼角悄悄滑落。执失思力带着几名亲随,绕过唐军,进入唐境后,向当地县令亮明身份,大唐与突厥开战是举国动员的大事,尤其是边境州县都严加戒备,县令见来的竟是颉利可汗的使臣,又是颉利手下的宰相,叶护执失思力,当然不敢怠慢,急忙向刺史禀报,刺史亦不敢擅断,一面派人好生款待,不失礼数,又用重兵包围驿馆以防执失思力有诈,一面以六百里加急文书将情况写成奏折递交皇上。

两天后奏折到了李世民手上。李世民在两仪殿召房玄龄、长孙无忌、戴胄三人商议。本来杜如晦亦有份参加但他年前便病倒了,一直不见好转。

长孙无忌极力反对让执失思力入朝,认为颉利为人奸诈,反复无常,很不可靠,他历数颉利自李世民在晋阳起义时向突厥借兵,处罗可汗派颉利和突利叔侄率两千军马入中原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