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借颉利被你打败的机会,一同逃了出来,说起来,你还是我们的救星呢?”
李靖做个手式,中军旗手将五色小旗收到一起,向各军发令,这时雾已大了,旗号打完后,又吹起了号角,十营自己的号角也开始回应,散布在各处的唐军开始收起兵器,迅速汇集,方才还三五成群,转眼间已按建制各归各队,各奔各营。
李靖低声道:“雾越来越大,暂时扎营,保护住部落的平民,派出斥堠军警戒。”
随着李靖的命令,旗手的号角吹出长短不一的声音,一个千人营开了过来,很快用扎枪和绳索围成营地的外栏,在里边拉起帐篷。
扎特朗将李靖让进大帐,李靖向黄明招招手,道:“你也进来吧,难得见到你的老师。”
三人进了帐篷,落座后扎特朗道:“听说颉利可汗遣执失思力入长安向大唐求和,你们皇上已经允许了,为什么你还要进军?”
李靖道:“颉利会是真心求和吗?”
扎特朗又用他那爽朗的声音笑了起来,说道:“我真的害怕你会就此罢手,那样颉利一旦缓过气来,最先遭殃的就是我们这些临战逃脱的叛徒。我看你指挥兵马,才知道中原军队训练有素,虽然个人素质比不上突厥,但阵形训练及全军配合要远远超过突厥和草原各部族,怪不得几百年来,马上民族能取得一时胜利,却无法立足中原。”
李靖谦虚了几句,见黄明一付****的样子,笑道:“你这个弟子不负你指点,大有长进,被皇上亲封为‘中原第一箭手’,你又多了一个得意门生。”
扎特朗道:“我哪里算他的师傅?只是稍加点拨了一下而已,从他听弦而知箭的功夫来看,应该进步不小,这段时间一定下苦功夫勤练了。”
黄明道:“前辈的指点让我受益匪浅。刚才我接你的一箭,觉得力道极大,而钝箭射穿牛皮,恐怕四石的强弓也不行吧?”
扎特朗点头道:“你的进步确是不小。我用的是五石弓!”
这下,连李靖也大为震惊。弓的张力以“石”为单位,一石为七十斤左右,常人用一石或两石弓,射程在一百五十步左右,象黄明用三石弓,已属罕见,射程可达二百步。一般来说,五石弓无法以臂力拉开,要用“腰引”“蹶张”这样的工具才行。
扎特朗说自己用五石强弓,当然不是用工具拉开的,那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先不说射箭的精确度,只这臂力、胸腰力量便让人望尘莫及。
扎特朗显然早已习惯了让人用崇敬的眼光凝视,毫不在意的说:“这也没什么,一点蛮力而已。外面雾这么大,行军困难,反正这里离保铁山也就两个时辰的马程,你们休息半天再上路也来得及。”
“两个时辰?”李靖站起身说道:“那还休息什么?这么点雾还能挡得住大军前行吗?我们立刻拔营出击!”
扎特朗阻止道:“恐怕不行,我说的两个时辰是指一条小路。若大军过去很不好走,而且雾这么大,路更难走了。”
李靖道:“请你派人给我带路吧。如果我们能在大雾散去之前杀到,会让颉利更加措手不及,效果会更好。”
黄明怯生生地在一旁说道:“我有一个提议不知可不可以说?”
李靖不高兴地瞥了他一眼,道:“你说吧,不要瞎说。”
黄明道:“在出兵之前,大苏,哦,苏定方就曾说过,只要时机合适,三两百骑便可以踏翻颉利的牙帐,我觉得现在似乎就是这个时机!”
李靖眼睛一亮,说道:“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叫他进来。”
苏定方闻令赶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李靖故意冷冷地问他道:“你兴奋什么?是不是猜到什么了?”
苏定方摇摇头,大声道:“没有!”
李靖道:“以你的聪明,怎么会猜不出来?现在想起收敛锋芒了?我给你两个百人队作为先锋,从小路先行,找到顺利牙帐的位置,因为大唐的两位使臣唐俭大人、安修仁将军还在那里,所以不要轻举妄动,待我率大军赶到后,再一同进击,不过你也可以见机行事,明白了吗?”
苏定方施礼道:“得令!不过能不能让黄明也同我们一起去?”
李靖看看黄明一脸恳求的样子,道:“好吧,就让你们一同去,不过千万莫要射到自己人才好。”又转向扎特朗道:“还请将军派向导随他们一同去。”
扎特朗站起身,道:“我给他们带路吧,这条路没人比我更熟悉。”
李靖惊道:“不可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