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沈识哭丧着脸:“凭啥呀,那究竟让我什么时候辞职啊,怎么有种上了贼船下不来的感觉呢?”
曹元山脸上的表情立即变得严肃起来:“注意你的用词,那我再告诉你个好消息,皇上对你在建德县的所作所为很感兴趣,这次账本的事情也算你立了半个功,所以难民和前线粮草的事情你如果能够办得漂亮,未来大有可为!”
说完之后曹元山翻身上马:“我走了,你小子好自为之吧!”
沈识气的直想骂娘。
这曹元山只想立牌坊,不想当姐儿。
如果不是沈识脑子反应够快,恐怕现在早已经死了八遍了,竟然还有脸说什么大有可为,简直就是屁话!
不过嘉靖四十年的这一场抗倭之战,沈识还是有些印象的。
倭寇大举进犯浙江台州,戚继光与胡宗宪两人前后配合大破倭寇于临海,创下了九战九劫的不世之功,将整个浙江境内的倭寇彻底根除。
如果能在这场战斗的功劳簿里给自己添上一笔,将会给沈识带来不小的益处。
至少在官场当中,全身而退的概率大大增加。
曹元山走后,曲如云有些担忧的问道:“朝廷要与倭寇决战,我哥哥他们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沈识笑着摇头:“理论上来讲应该不会的,这场战斗明军必胜,所以只要运气不差,你们曲家兄妹贼寇的帽子就将彻底掀掉!”
曲如云听完有些不相信:“你怎么对任何事情都那么自信?”
沈识嘴角一翘:“因为我是一个先知,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发生的事情!”
曲如云满脸的不以为然:“就知道胡说八道,哼!”
此次杭州之行就此落下帷幕。
恐怕只有沈识才知道,这几天里他经历了多少次生死关头!
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好,连带着整个沈家都将陷入到万劫不复的境地当中。
虽然沈识的险境暂时得到了解脱,但事件的余威仍在持续发酵着。
......
......
五天之后,京城,玉熙宫。
一只巨大的炼丹炉摆放在玉熙宫大殿正中央,炉盖上按照八卦的图样镂着空。
一缕缕的香烟从镂空处袅袅升起。
两侧摆放着两排紫檀木的座椅,这里虽然没有龙椅,却是嘉靖年间大明王朝的权力中枢。
不过嘉靖皇帝却并不在这里。
大殿东侧有条悠悠的通道。
通道的尽头有一间被厚厚纱幔覆盖的房间。
一位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的中年人正坐在蒲团上打坐。
帐幔的外面摆放着两口大箱子,里面放着的正是张之良这几年在建德知县任上的账本。
箱子上面摆放着两份奏折。
其中一份奏折上写着海瑞沈识的字样,另外一份奏折则只有沈识一个人的名字。
箱子的后面,锦衣卫千户曹元山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冲着那个老道打扮的中年男人小心翼翼的说道:“皇上息怒,奴才这就将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海瑞和沈识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