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场战斗应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台州大捷。
是戚家军一战成名的标志性战斗。
本来沈识还想凭借这提前预知的优势,向胡宗宪表现一下自己的运筹帷幄能力。
不过最终沈识还是放弃了。
理由很简单。
完全没有必要。
整个台州大捷的过程一共打了九场战斗,戚继光展现了他优秀的作战指挥能力和决断能力。
在台州大捷这一系列战斗当中,戚继光的部下光是斩首数量就达到了一千四百七十八颗,而倭寇溺死烧死的数量更是达到数万人。
这还不是最牛的。
最牛的是戚家军的阵亡人数仅仅只有六十九人。
所以沈识如果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指手画脚的话,恐怕只能平白无故的给人家添乱而已。
这些天里,沈识和跟着粮船一起过来的曲震南、吕灵儿和雪玲每天在大营里共同见证了这场绝世之战!
二十六日星河之战,大捷!
二十七日花街之战,大捷!
二十多天之后,上峰岭之战,大捷!
最后是长沙之战(此长沙是浙江一个沿海地方的名称),大捷!
除了这四场决定性的战斗大捷之外,剩下的小型战斗不计其数。
或许是天天听好消息的原因,沈识的伤情恢复的很快。
一个月之后,当他可以正常的下地行走时,台州前线大营外欢呼声雷动。
沈识连忙让雪玲搀扶着自己迎了出去。
远远的就看到得胜之师戚家军凯旋而回的壮景。
戚继光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数千威风凛凛的戚家军战士。
不过沈识却注意到,人群里面并没有见到胡宗宪的影子。
难道是他躲起来了?
远处戚继光下马之后与众将士打了招呼,然后不做任何停歇直接奔着沈识走了过来。
军营里数千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沈识的身上。
应该是一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戚继光迈步上前激动的一把抓住沈识的双手,朗声宣布:“此战首功,当属沈大人莫属!”
什么玩意?
沈识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面前的这位抗倭英雄,略有些结巴的说道:“那个......你是不是找错人了?”
戚继光哈哈大笑:“沈大人还是这么幽默,这次战斗之所以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歼灭浙江地区的倭寇,主要原因一共有两点,第一点是你沈大人解决了前线将士们粮草和军饷的问题!”
沈识茫然的点了点头:“你说的确实没错,但这也不至于被称之为抗倭头功啊。”
戚继光大笑着继续说道:“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你提前抓住了倭寇的二号人物我孙子真二以及他们的三号人物西洋人特里。”
沈识眨巴眨巴眼睛,他似乎猜到了自己这次立功的重要原因了。
戚继光重重的拍了拍沈识的肩膀:“由于我孙子真二一直在咱们手里,所以在战局的布置上我军处处占得先机,这才可以将其逐一击破。再加上西洋人特里的死亡,导致他们军心涣散无力再战!此等功劳,还说不是头功吗?”
沈识感有点飘啊!
他脑海里面已经在思考后世的教科书里面将会怎样描述这场台州大捷?
建德知县沈识单刀赴会,独闯龙潭,以一己之力连斩倭寇两名头领,致使贼心大乱,并且帮助戚继光获得台州大胜!
“沈大人,沈大人你身体还没回复好吗?”
戚继光的声音硬生生的将沈识从那美好的幻想当中拉了回来。
“啊!”沈识略显尴尬的挠挠头:“没事没事,赢了就好,究竟是谁的功劳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