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丞知道她要画花样,当即点点头,将吃饭之前收好的纸笔拿了出来。
他字写得快,一个下午就抄了不少。
甄甜看了一眼他抄得那些,想到自己拿不出手的毛笔字,暗暗庆幸自己不是个男的,也不用科考。
不然光是那手字,怕都不用下场,在夫子那就过不了。
甄甜虽然毛笔字写得不如何,但画还是过得去的。
没多久的功夫,就画了十几张花样。
她打算明天这些一张最少要三百文,要是能高于五百文,那她就能把想买的东西,都买齐了。
今儿出去买菜的时候,她还刻意去问了下旱烟斗,一根要二百多文。
她要买三个,需要六百文,加上三面镜子就得二两出头。
一副银耳环,圆圈实心不带坠的,约莫一两银子。
她还问过那些木簪,一根便宜的也得二十文。
村里的女眷,本村出生的,目前就她最大。其他都是媳妇子,人数有三十六号人。
这里买木簪就得好几百文。
加上给族人买海带,那个虽然便宜,但想要长期让族人有的吃,也得花个二三百文买上一堆囤着才行。
既然妇人都有了,还有村里的那些孩子,也得有。
他们往常没少照顾她,不是下河给她摸鱼摸虾,就是上山捡到好东西给她送来。
再不济,还给她送他们自己在山上摘的那些瓜果,比如之前山泡。
人家以诚待她,她也理应给予回报。
旁的零嘴她买不起,那饴糖总还是可以的。
所有的糖中,也就饴糖最便宜。
等她买上一两银子,到时候以人一块分下去甜甜嘴。
剩余的等端午节时,再每人分一些。
不过她会做麦芽糖,等回头手头的活泛点后,买些麦子发芽做糖,到时候就不用额外花钱买了。
小伙伴们想吃,她随时都可以给。
这与她之前买的饴糖不同,那个叫府城的糖,小伙伴们出去,也会说他们吃过府城的糖。
这就好比吃北京买的北京烤鸭,与自己做的北京烤鸭一样,定义不同,在心中的意义也不一样!
除此之外,村里她下头后面生的那些姑娘们,她也会准备礼物。
看蜜儿喜欢绢花,她就晓得该怎么做。
等明儿把东西卖给绣铺后,她再去各个绣铺收些布头。
尽管那些也不算便宜,但和直接买绢花比起来,那要便宜得多。
回头她和蜜儿抽空,把绢花做出来,到时候一人一朵。
若是这边接做绢花和络子的活比较稳定的话,那她就带那些姑娘们专门做这活。
不管怎么说,能给家里添些收入就行,即便一天只能赚一文钱也好。
当天晚上,甄蜜一边学做绢花,一边感慨道:“一直以为这个很复杂,没想到在小姑你手里,居然如此的简单。小姑,我觉得咱这样每回做饭都借东家的锅碗瓢盆似乎不大好,要不等有钱了,咱买上一套搁这?”
甄甜现在钱没赚到手,已经把那些规划的七七八八了,她都担心银子不够,更别说拿出一些来买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