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二人的良知和理智,而是把责任进一步追加在学校和教师身上,逻辑很简单,因为学校和教师不履行责任,导致他们上访,因为去上访,才导致儿子车祸死亡。因为属于无理取闹,行为违法,尸体被强行送往医院炳冰停,居于他家的不幸,政府给予了三万元的救助,在和众多亲人的劝说下,最终得以火化安葬。
胡成万想当然的治疗,使得胡礼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导致胡礼肢体残废,学业也就此荒废,好好一个孩子,一棵本该茁壮成长的幼苗,因为父母的贪婪的心,扭曲的心智,就这样失去了未来,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美好明天,回到家中成了累赘。
上访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长时间的上访,使这个家庭更陷泥潭。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也为了照顾胡礼,胡成万留守家里继续行医,而让媳妇王金萍继续上访,悲剧也就此继续接连发生。
环境是婚姻的媒介,也是艳遇发生的土壤。早在胡成万监外执行时,媳妇在外采购和社交的过程中,颇有几分姿色的她和一个药品经销商有了一次艳遇,就是那次苟且,怀上了胡礼,当然所有人都不知晓,都认为是胡成万的。直到有一天闲得无事的胡成万,感觉儿子的长相和自己有着明显的不同,就取了胡礼的血去化验,这一化验不要紧,结果大跌眼球,让他肺都气炸了,胡礼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他叫回在外上访的王金萍,大吵了一场,最后的结果是王金萍带着胡礼离家出走,继续上访。
偌大的一个家,留个胡成万独自守候。愤恨、后悔、不甘,像无数白蛆一般折磨着他,他的脑海就像生了蛆的猪头。他竟以检查身体为由,利用哄骗、恐吓手段,强奸了一个前来就医的未成年少女,走进了牢房,出狱后没有再回到村子,好像消失了一般,至今是死是活都不得而知。
而王金萍,其实早在上访过程中就和另一个上访户蒋红因为“同命相怜”厮混在了一起,这也是为什么她坚持要胡成万在家自己上访的原因所在。因为胡礼的存在,王金萍和蒋红反目成仇,再后来因为寻衅滋事、盗窃财物等罪,王金萍获刑入狱,胡礼被集镇上开门市的姑妈接走供养。后来王金萍出狱后远嫁他乡,胡礼成了事实上的孤儿,还好在姑妈的帮助下,他开了个修电机的小门市,孤苦度日。
肖老的讲述结束了,三人这才回过神,各自的茶水都冷了。肖老忙重温上一罐茶水,倒给二人。
“真是一个可悲可叹的家庭呀!”吴勇猛喝了一口茶,透心的凉。
“是什么毁了这个家庭呢?”丁琳提出了问题,“是钱,贯穿于这个家庭悲剧的就是一个钱字,真是人为钱死鸟为食亡呀。”她自言自语分析着。
“对!就是钱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钱的存在,一切都为了钱,最后也被钱害得家破人亡。”肖老表示赞同丁琳的分析。
“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加上心理扭曲,让自己活在了一个几乎于混沌的苦海世界,在那里,他寻求不到幸福、感受不到亲情,观察不到闪烁的良知,就算再有多少钱,结果都是一样,在作茧自缠中毁灭。”吴勇把丁琳的话进一步提升。
“这种家庭都容易形成了一个偏激的认知:凡官必贪,必徇私枉法;凡商必奸,必偷鸡摸狗,违法乱纪;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浑财不富。总之,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有自己是只清白的喜鹊。”吴勇进一步补充道。
“唉,这在我们村是非常典型的,也是老人经常拿来教育子女的例子,只是胡礼那孩子,真的可怜!”肖老又给二人倒了杯茶水,“有空去看看他,尽量帮助一下。”话里饱含着悲伤和恳切。
“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定会尽力去做的。”吴勇安慰道。通过不断的入户了解或查阅资料,此时的他更加坚定心里的想法,贫困户贫困的本源,那就是:基础条件匮乏,自立信念丧失,优秀传统遗缺,价值观念扭曲,文明认知偏离。有的占其一,有的占了几项。到底还有没有其他更多的根源,有待继续工作总结。
“走吧!回村委会了。”吴勇看着正在笔记本上快速写着什么的丁琳说道。“嗯!”丁琳表示听见和同意,手继续抒写完,合上了笔记本。
“吃了饭再走吧!”肖老客气说,又要倒水。
“谢谢您肖老!”丁琳表示感激,“我来了这么长时间,对于这一户的情况,今早才算真正了解。”话语间带有一种自责和遗憾。
“谢谢您肖老!不一般的茶水,不一般的故事。”吴勇伸出双手捂住肖老苍老的手,“也谢谢您不懈余力的守护。”
二人走出